融创打两折化债,欠钱的真成“大爷”了
创始人
2025-11-11 20:35:29
0

《星岛》见习记者 楚向阳 广州报道

融创中国(01918.HK) 长达三年的境外债务重组终于在近日落定。

11月5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了融创总额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这意味着其境外债务将基本清零。

融创最早于2022年5月宣告无法偿还美元债利息,出现实质性债务违约。而在前一年,融创还以将近6000亿元的年销售额,荣登房企销售榜前三。

债务爆雷后,融创开启了首轮境内外债务重组,方案以“债转股+发新债”为主。但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叠加公司现金流枯竭,融创的还款方案无法兑现,首轮债务重组走向失败。

2024年底,融创再度启动二轮债务重组,此次同样是先境内再境外的步骤,但方案出现重大调整,债务最低打两折。

境内外债务重组高票通过的背后,是债权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妥协。债权人若否决方案,最终可能面临更低的清偿率甚至“血本无归”的局面,唯有寄希望于化债成功的融创“重生”。

最低打两折,境外债基本“清零”

融创境内公开市场债务主要涉及十笔公开发行的债券。2025年1月,融创境内154亿元公开市场债务重组方案获债权人批准。

据《星岛》记者查询,融创境内二次重组方案采用了现金要约收购、股票或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种组合选项。其中,现金收购方案堪称“打骨折”,融创仅按每张债券面值18%的价格回购;留债展期方案则把债务延期到2034年,利息则通通降到1%。

据融创2025年中报披露,境内公开市场债务重组已经完成现金回购选项(8亿元现金赎回本金额40亿元的债券)和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选项下的新股发行(7.5亿股新股支付本金55.9亿元的债券),余下预计年内完成。

相较境内公开债券,融创境外的债务主要是票据和私募债务,总额更大(95.5亿美元),债权主体更多(近1500名),化债难度更上一层楼。

2025年4月,融创发布了二次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其核心是全额债转股,包括两款强制可转换债方案:一类转股价6.8港元/股,重组生效后6个月内可转股;另一类转股价3.9港元/股,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可转股。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融创股价仅1.43港元/股,其境外债转股方案定价明显虚高。这意味着,债权人一旦转股,账面亏损就高达80%;而要实现“解套”,融创的股价需在6个月内暴涨375%。

债务诉讼还有1664亿

融创的境内外债务重组涉及的主要是债券部分,但这也只是融创庞大债务的冰山一角。截至2025年6月底,融创的借贷总额仍有约2548亿元。

在境内,融创有大量的银行借贷、信托等债务悬而未决,而这些贷款通常附带了土地、房屋等资产抵押,无法像债券般“打骨折”处理,一般通过展期和压缩利率重组。

图:今年1月北京融创壹号院项目重组方案

除借贷负债外,融创还面临庞大的供应链付款压力。供应商、施工方大多是无资产抵押的次级债权人,其权益保障主要通过法律诉讼来实现。

截至2025年中报披露日,融创单笔金额超过5000万元的诉讼约455宗,起诉金额合计1664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创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8508亿元、805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4.7%,较上年底甚至还上升一个百分点。

尽管融创声称公司三年多来累计交付约70万套房屋,2025年底将冲刺“保交付的基本收官”,但交付品质却大受诟病。多地业主反映称,融创交付的项目存在质量差、配套设施缺失、绿化景观与宣传严重不符等“减配降标”情况。

销售持续下滑,经营仍存挑战

房企最理想的化债状态是靠自身经营“造血”解困,但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行情未见明显拐点,融创的经营复苏仍面临多重考验。

融创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199.9亿元,同比减少41.7%;归母净利润亏损128.8亿元,虽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但自2021年以来累计亏损已达1124亿元。

销售端压力更加显著。2025年1—10月,融创合同销售金额总计327.7亿元,同比下滑25%;其中10月单月销售仅10.1亿元,同比降幅达86%。

为补充现金流,融创持续通过资产处置方式“回血”,但相关资产大多折价出售,导致融创近几年持续计提了大笔资产减值。

新增融资方面,政府扶持的信贷主要用于保证交楼,对盘活融创大盘来说“杯水车薪”。截至目前,融创获得保交楼专项借款审批额228亿元、银行配套融资额110.8亿元及“白名单项目”融资额46.8亿元、引入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开发项目融资额52亿元。

现金流方面,2025年上半年,融创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负17.6亿元,截至6月底的现金余额仅186.3亿元,较去年底进一步下降。

目前,融创的这场债务重组最终以债权人作出重大利益让步而告终,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融创的资金压力,但面对销售业绩持续走低、融资渠道迟迟未能打开的严峻局面,融创的“涅槃重生”之路依旧充满挑战。

孙宏斌虽然自信宣称“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可真的过去了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市场地位证明:深度揭秘!市场地... (1)企业市场地位认证类型: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市场地位认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企业市场地位...
央行:支持银行稳定净息差,拓宽... 11月11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在专栏文章《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
维健医药董事长王威牙科医生出身... 瑞财经 刘治颖 11月7日,维健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健医药)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金价,黄金还能买吗? 近期,世界黄金协会发布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
亏损缩小,现金流回正,东方日升...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编辑|韩迅 在光伏行业技术路线加速迭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
微软:耗资100亿美元在葡建人... 【11月11日微软拟投100亿美元在葡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11月11日,微软透露,将斥资100亿美元...
从“忙到凌晨”到“AI减负”:... 每经记者:陈婷 李宇彤 每经编辑:文多 彭怀安是天猫纳艾森家具旗舰店的负责人,每年的“双11”恰逢他...
建设银行:11月15日启用新版... 每经AI快讯,11月11日,建设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的公告显示,为保护...
近30年来全球央行黄金持有量首... 11月11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板块方面,培育钻石、乳业、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原创 特... 近日,围绕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所征收的全球关税诉讼,已正式移交至美国最高...
黄金不是“摇钱树” 警惕高位追... 来源:中国黄金网 过去两年,黄金市场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
融创打两折化债,欠钱的真成“大... 《星岛》见习记者 楚向阳 广州报道 融创中国(01918.HK) 长达三年的境外债务重组终于在近日落...
【投融资动态】云脉芯联A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11月9日公布的信息整理,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司A轮融资,融资额超...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 冯方)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
【财经早晚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 今天值得关注的国内外新闻有: 1. 首个全国产化“智算中枢”上海亮相 2. 北京2025年保障...
2025中欧青年企业家互访交流... 2025年11月3日,由清华经管学院与宝马集团联合发起的2025中欧青年企业家互访交流项目开幕论坛在...
百利天恒A+H上市,市值接近1... 港交所迎来又一家“A+H”生物医药企业。百利天恒(02615)已于11月7日启动招股,发行价区间为3...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证监会推荐... 【大河财立方消息】1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有关情况。...
厦门象屿集团董事长调整 11月10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董事长发生变动暨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变更的公告。 公告显示,...
最新出炉!11月11日港股通净... 每经AI快讯,11月11日,恒生指数上涨0.18%。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44.67亿港元。 南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