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去年亏了13.6亿、今年前三季度还在亏钱的A股公司,突然被三大国际投行抢购——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莱集体挤进前十大股东,短短三个月股价暴涨313%。
外资难道在“赌”亏损股?
2025年第三季度,天际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名单悄然生变。
摩根大通买入531.13万股,高盛拿下475.28万股,巴克莱银行持有334.04万股。
这三家国际资本巨头同时重仓一家业绩低迷的公司,在A股市场极为罕见。
更让人意外的是,外资的进场时机精准得可怕。 从2025年7月到11月,天际股份股价从低谷一路飙升,年内涨幅高达313%。
仅仅三个月时间,股价翻了近两倍。
而推动这场资本狂欢的,是一种名为“六氟磷酸锂”的白色粉末。
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成本占比近50%。
2025年7月,它的价格还徘徊在4.93万元/吨的低谷,但到11月初,价格已突破12万元/吨,四个月内涨幅超过140%。 部分市场报价甚至达到15万元/吨,较10月中旬直接翻倍。 有业内人士用“一天一价”来形容市场的疯狂。
价格暴涨的根源是供需失衡。
下游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90.7%,而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却因长期价格战大幅收缩。 行业前三名——天赐材料、多氟多和天际股份——垄断了全球70%以上的有效产能,小厂早已在亏损中退出市场。
尽管天际股份手握3.7万吨年产能,位居行业第三,但公司2024年巨亏13.6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仍亏损1.01亿元。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低价长协合同尚未执行完毕,公司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供货。
外资看中的,正是这种“困境反转”的弹性。 天际股份的六氟磷酸锂生产成本约为5-6万元/吨,当前市场价格已突破12万元/吨。 一旦低价长单执行完毕,公司利润空间将迅速打开。 此外,其子公司泰瑞联腾的1.5万吨新产能已于2024年8月投产,另一期1.5万吨产能预计2026年9月落地,总产能将跃升至5.2万吨/年。
这场资本盛宴中,最早入局的瑞泰新材成为最大赢家。 2023年,瑞泰新材以每股9.32元的价格认购天际股份3004.3万股,耗资2.8亿元。 截至2025年11月,这部分股票市值已达10.87亿元,两年收益接近三倍。
但风险并未消失。 天际股份控股股东汕头天际及一致行动人星嘉国际频繁减持,持股比例从15.87%降至14.96%,且未解押股权质押比例高达83.95%。
高质押比例在股价波动时可能引发平仓风险。
与此同时,六氟磷酸锂的涨价已传导至下游电解液环节。 天赐材料、新宙邦等电解液厂商开始上调产品价格,并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锁单量最高达159.5万吨。 产业链的连锁反应正在加速。
对于价格走势,多氟多预测六氟磷酸锂的供应紧平衡状态可能持续至2026年。 天际股份管理层则透露,涨价趋势预计持续到11月和12月,2026年一季度可能“淡季不淡”。 但也有声音提醒,行业曾在2021年暴涨后陷入长期低迷,企业扩产需保持理性。
外资的押注更像一场计算精密的博弈:在行业拐点前布局,用亏损企业的产能筹码,博取价格周期中的最大弹性。 而普通投资者需要意识到,高收益的背后,是业绩风险、股东减持与行业周期交织的复杂牌局。
晒本命时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