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CLECSS收到“陆家嘴搬砖工”(笔名)的投稿,写一下他/她美国JD毕业后从事资本市场一段时间后的体验和感想。
作者: 陆家嘴搬砖工(笔名) |
(注:此文章的内容是“陆家嘴搬砖工”的个人观点,不代表CLECSS 公众号的观点或立场)。
这一年从海外法学院毕业的朋友们,倘若选择回国,很多都或自愿或非自愿的加入了国际律所和涉外业务强势的内资所的港股资本市场团队,成为了写书大军的一员。无论是美国,英国qualified,抑或是目前没有律师执照的同学,只要有优秀的英文能力,都有很大的机会进入港股资本市场团队,获得一份较为丰厚的薪资;与此同时,很多其他的非诉和诉讼团队的求职则较为困难,很多新岗位对平行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对于newgrad的开放岗位,竞争也非常激烈。
就像世界上所有事情一样,港股资本市场业务并非属于所有人。作为心向regulatory业务的纽约州律师,我自己努力的试图让自己爱上港股资本市场的业务模式,但并没有成功。作为喜欢tackle法条和caselaw的一名小白,相比于描述公司的业务,我更加享受将fact pattern和法律匹配的过程,而非像一名投行的banker,以marketing的视角,将公司的信息匹配到hkex listing guide的框架里。在港股资本市场工作一年有余后,我最终决定离开,去追寻自己在1L/2L时心中的,那个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对于本身热爱港股资本市场的朋友们,我相信这个市场在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引导下,你们必定大有可为,也热切的祝你们成功;对于没有其他选择而加入了港股资本市场大军的朋友们,可以时刻问问自己:“五年后和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我是否愿意为了收入,继续这一份工作?”
祝所有的junior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