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权益业务陷怪圈:越发产品规模越小!“复制粘贴”式发行策略惹疑
创始人
2025-11-17 22:13:13
0

来源:风财眼

办公室互殴、报警、送医……近日,鹏华基金两位基金经理互殴传闻在公募基金圈内引发轩然大波。传言当晚,两位当事人纷纷在朋友圈辟谣,称消息“属于恶意诽谤,严重与事实不符”。鹏华基金也随后表态,公司已进行内部调查核实,相关传闻纯属谣言。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注意到,传闻中的女基金经理闫思倩正是鹏华基金当红的权益基金经理,目前共管理六只基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闫思倩整体管理规模达到208亿元,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规模超过123亿,年内涨幅接近80%,位居同类基金排名前5%。

图源:鹏华基金公众号

不过,与规模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却取得超过5亿元的亏损。

明星产品热销的背后,暗藏了高位接盘风险,持有人亏损带来的赎回压力也会随之而来。结合鹏华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四年间近乎腰斩的数据,对于这家管理规模刚刚跨入万亿俱乐部的老牌公募机构来说,风光背后亦难掩权益业务失衡的隐忧。

01

明星基金经理“复制粘贴”,新基热销背后的高位风险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发现,闫思倩主管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凭借对人形机器人板块的高度集中配置,从一季度开始迎来净值的迅速攀升,在9月创单位净值的历史高点,约2.17元。

净值大涨激发投资者参与热情,大量资金涌入导致该基金规模迅速膨胀。据三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基金总份额为59.42亿份,总规模来到123亿元,而2024年四季度末仅为10.51亿份,规模10.43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单只产品的成功,似乎让鹏华基金尝到了明星基金经理效应的甜头,也催生了“复制粘贴”式的新品发行策略。2025年10月,鹏华基金推出由闫思倩挂帅的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同样以“机器人”为投资亮点,仅用一天便完成20亿元募集上限。

不过,该基金发行近一个月来,业绩表现并未展现出“兄弟产品”曾经的高光。截至11月7日(注:发行封闭期每周更新一次净值),净值亏损0.57%,不及沪深300同期表现。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还发现,让闫思倩声名鹊起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虽然在业绩上取得亮眼的表现,但从该基金中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上半年投资收益亏损2.7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45亿元,两项合计亏损5.67亿元。这表明尽管基金净值在年初阶段大幅上涨,但大量新增资金在高位入场,导致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单位净值已回落至1.78元,相较高点下跌接近18%。

在基金三方平台讨论区中也不乏高位入场的持有者吐槽被套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类型基金表现处于阶段性高点之时,鹏华仍然推出同由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并在对外宣传中继续突出“机器人”这一卖点,不免让业内对其高位发行同质化新基的动机产生疑问。

图源:鹏华基金公众号海报

02

权益业务倒退,混合型基金规模四年内近乎腰斩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观察到,从近年来鹏华基金发行权益基金产品的数据来看,这种“趁热打铁”式的发行策略并非偶然。

作为公募业内的老牌机构,鹏华基金早在2022年二季度管理规模便已突破9000亿元,但此后三年始终未能突破万亿关口,直到今年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达到10054亿元,终于跨入“万亿俱乐部”。但与易方达、华夏等头部公司动辄千亿规模的增长速度相比,鹏华的差距显而易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鹏华基金权益基金规模近年来呈现大幅收缩之势。天天基金数据显示,鹏华基金混合型产品规模最新规模仅871.56亿元,虽然受益A股行情比2024年末有超170亿元的增长,但相较2021年末高峰期近乎腰斩。然而与规模下滑形成对比的是,自2021年以来,鹏华基金偏股型混合型基金数量增加了38只,出现了“越发产品,规模越小”的现象。

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或与鹏华基金在2020-2021年市场相对高位时集中发行新基金,后续产品普遍表现不佳有关。Choice数据显示,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鹏华基金发行的2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中,截至11月13日,成立以来业绩为负的数量占比达60%。

03

牛市好发不好做 鹏华基金如何破解权益困局?

当新基金不断发行、旧基金持续缩水时,公司的增长如果只能依赖营销推动,而非业绩驱动,这种失衡最终会体现在投资者的负面反馈上。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牛市好发不好做”的现实下,依赖情绪周期驱动的热门基金,已无法维持公募行业的持久竞争力。当市场热度消退,剩下的则是实际的投资回报曲线和投资者的信任曲线。

如何在业绩与信任之间重建平衡,或许是鹏华基金权益业务面临的现实挑战。

来源:风财眼

办公室互殴、报警、送医……近日,鹏华基金两位基金经理互殴传闻在公募基金圈内引发轩然大波。传言当晚,两位当事人纷纷在朋友圈辟谣,称消息“属于恶意诽谤,严重与事实不符”。鹏华基金也随后表态,公司已进行内部调查核实,相关传闻纯属谣言。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注意到,传闻中的女基金经理闫思倩正是鹏华基金当红的权益基金经理,目前共管理六只基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闫思倩整体管理规模达到208亿元,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规模超过123亿,年内涨幅接近80%,位居同类基金排名前5%。

图源:鹏华基金公众号

不过,与规模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却取得超过5亿元的亏损。

明星产品热销的背后,暗藏了高位接盘风险,持有人亏损带来的赎回压力也会随之而来。结合鹏华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四年间近乎腰斩的数据,对于这家管理规模刚刚跨入万亿俱乐部的老牌公募机构来说,风光背后亦难掩权益业务失衡的隐忧。

01、明星基金经理“复制粘贴”,新基热销背后的高位风险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发现,闫思倩主管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凭借对人形机器人板块的高度集中配置,从一季度开始迎来净值的迅速攀升,在9月创单位净值的历史高点,约2.17元。

净值大涨激发投资者参与热情,大量资金涌入导致该基金规模迅速膨胀。据三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基金总份额为59.42亿份,总规模来到123亿元,而2024年四季度末仅为10.51亿份,规模10.43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单只产品的成功,似乎让鹏华基金尝到了明星基金经理效应的甜头,也催生了“复制粘贴”式的新品发行策略。2025年10月,鹏华基金推出由闫思倩挂帅的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同样以“机器人”为投资亮点,仅用一天便完成20亿元募集上限。

不过,该基金发行近一个月来,业绩表现并未展现出“兄弟产品”曾经的高光。截至11月7日(注:发行封闭期每周更新一次净值),净值亏损0.57%,不及沪深300同期表现。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还发现,让闫思倩声名鹊起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虽然在业绩上取得亮眼的表现,但从该基金中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上半年投资收益亏损2.7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45亿元,两项合计亏损5.67亿元。这表明尽管基金净值在年初阶段大幅上涨,但大量新增资金在高位入场,导致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单位净值已回落至1.78元,相较高点下跌接近18%。

在基金三方平台讨论区中也不乏高位入场的持有者吐槽被套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类型基金表现处于阶段性高点之时,鹏华仍然推出同由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并在对外宣传中继续突出“机器人”这一卖点,不免让业内对其高位发行同质化新基的动机产生疑问。

图源:鹏华基金公众号海报

02、权益业务倒退,混合型基金规模四年内近乎腰斩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观察到,从近年来鹏华基金发行权益基金产品的数据来看,这种“趁热打铁”式的发行策略并非偶然。

作为公募业内的老牌机构,鹏华基金早在2022年二季度管理规模便已突破9000亿元,但此后三年始终未能突破万亿关口,直到今年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达到10054亿元,终于跨入“万亿俱乐部”。但与易方达、华夏等头部公司动辄千亿规模的增长速度相比,鹏华的差距显而易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鹏华基金权益基金规模近年来呈现大幅收缩之势。天天基金数据显示,鹏华基金混合型产品规模最新规模仅871.56亿元,虽然受益A股行情比2024年末有超170亿元的增长,但相较2021年末高峰期近乎腰斩。然而与规模下滑形成对比的是,自2021年以来,鹏华基金偏股型混合型基金数量增加了38只,出现了“越发产品,规模越小”的现象。

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或与鹏华基金在2020-2021年市场相对高位时集中发行新基金,后续产品普遍表现不佳有关。Choice数据显示,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鹏华基金发行的2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中,截至11月13日,成立以来业绩为负的数量占比达60%。

03、牛市好发不好做 鹏华基金如何破解权益困局?

当新基金不断发行、旧基金持续缩水时,公司的增长如果只能依赖营销推动,而非业绩驱动,这种失衡最终会体现在投资者的负面反馈上。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牛市好发不好做”的现实下,依赖情绪周期驱动的热门基金,已无法维持公募行业的持久竞争力。当市场热度消退,剩下的则是实际的投资回报曲线和投资者的信任曲线。

如何在业绩与信任之间重建平衡,或许是鹏华基金权益业务面临的现实挑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二手房成新晋... 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今年前十个月,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住房发展进入存量时...
终端需求改善不足 PS价格创出... 关税政策扰动、补贴政策透支未来需求以及消费意愿及能力受阻等多方因素影响,2025年PS终端需求整体改...
探迹并购真爱美家:“AI智能体... 近日,真爱美家(003041.SZ)发布公告,真爱集团有限公司将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探迹科技转让公...
鹏华基金权益业务陷怪圈:越发产... 来源:风财眼 办公室互殴、报警、送医……近日,鹏华基金两位基金经理互殴传闻在公募基金圈内引发轩然大波...
航宇星瑞科技完成Pre-A轮融... 近日,专注于航空航天耐高温核心关键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苏州航宇星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航宇星瑞”...
泽景电子报考港股上市:业绩增速... 近日,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泽景”或“泽景电子”)再次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港交所上市。 ...
武汉离境退税服务迎来升级 “即... 点击标题右下角★【星标】 可以更快收到我们最新推送哦! 2025年11月17日起,境外旅客在武汉市购...
【投融资动态】上海氢鸾A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11月13日公布的信息整理,上海氢鸾科技有限公司A轮融资,融资额未披...
侯毅独家回应“派特鲜生”门店关... 近日,侯毅创立的宠物鲜食品牌“派特鲜生”多家门店调整引发外界关注。 今年2月,盒马创始人侯毅宣布进军...
AI这一年,进入黄金年代还是泡... 用好AI才是硬道理 撰文/陈邓新 编辑/李 季 排版/Annalee 这一年,AI站在风口浪尖上。 ...
阿里“增持”申通快递再度延期,... 备受业内关注的阿里对申通购股权行权悬念再度延期。11月17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
TCL华星CEO赵军:12年4...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林漫 巨大的屏幕、瑰丽的色彩、纤毫毕现的细节…… 在2025年TCL华星全...
原创 乌... 乌克兰的困境早已经不只是“困难”这两个字能够形容的了,前线的坏消息接连不断,红军城的防线被突破,守军...
为什么在Meta发布诈骗广告,... 文|刀客doc 前几天,路透社披露了一份Meta内部报告:Meta预计2024年大约10%的收入—...
白宫称阿里巴巴集团向中方提供针... 1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外媒记者提问,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
原创 手... 楼市寒流涌动:多套房家庭面临的四大困境 曾经被视为财富象征的房产,如今却让许多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倍...
Epic CEO怒批微软取消本...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17日消息,据Windows Latest报道,Epic Games首席...
基金周报主动权益基金募集规模同... 基金周报摘要 行业资讯 基民适当性管理新规正出台 两家公募跻身全球二十强 产品动态 主动...
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四难”,... 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四难”,多位专家建议,开展生态...
立讯精密:收购闻泰OEM/OD... 证券之星消息,立讯精密(002475)11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