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打开电商平台,同一款运动鞋,官方店标价599元,第三方店铺却有399元、459元等多个价位;某款进口面霜,代购报价与品牌旗舰店价差甚至超过200元。这种普遍存在的线上乱价现象,看似给消费者带来了“低价福利”,实则像一颗“定时炸弹”,对品牌、代理商和市场生态造成多重危害,而科学的控价方法则是化解危机的关键。
乱价最直接的危害是摧毁品牌信誉与消费者信任。价格是消费者判断产品价值的重要标尺,长期混乱的定价会让消费者对产品真伪产生怀疑——“为什么价格差这么多?便宜的是不是假货?”这种疑虑会直接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某美妆品牌曾因代购乱价,半年内旗舰店差评量激增3倍,不少消费者因买到“低价疑似假货”而对品牌彻底失去信任。同时,乱价会模糊品牌的中高端定位,原本主打品质的产品,在低价冲击下逐渐沦为“廉价货”,失去核心竞争力。
对代理商而言,乱价意味着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渠道生态濒临崩塌。正规代理商遵循品牌定价政策,承担着仓储、物流、售后等成本,而部分违规商家通过窜货、低价倾销等方式抢占市场,让正规代理商陷入“不降价就没生意,一降价就没利润”的困境。近年来,不少品牌出现代理商集体“叛逃”现象,核心原因就是乱价导致渠道无利可图。更严重的是,乱价会引发“价格战”,商家为保住客源不断压低价格,最终形成“谁先涨价谁先死”的恶性竞争,彻底破坏市场秩序。
从市场生态来看,乱价还会阻碍行业创新与发展。品牌失去合理利润后,将无力投入研发、品质提升和售后服务,最终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同时,乱价为假货、仿货提供了生存空间,违规商家通过仿冒正品外观,以极低价格销售,不仅侵害品牌知识产权,还可能因产品质量问题危害消费者权益,进而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面对乱价危害,品牌必须建立全链条控价体系。首先要夯实制度基础,制定统一的线上线下价格政策,明确各渠道定价范围、促销规则及违规处罚标准,并在代理合同中细化条款,从法律层面约束行为。其次,借助技术工具构建智能监测网络,通过爬虫系统实时抓取全网价格信息,设置价格预警线,确保乱价行为“早发现、早处置”。
在执行层面,品牌需做到“溯源+追责”双管齐下。通过给产品赋唯一溯源码,精准定位窜货源头,对违规代理商按合同严肃处理,必要时终止合作。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的联动,借助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快速投诉下架乱价链接。此外,品牌还应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官方渠道科普正品鉴别方法,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从需求端压缩乱价产品的生存空间。
线上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清晰的价格秩序。乱价带来的短期“低价繁荣”终究是昙花一现,只有品牌主动扛起控价责任,通过制度、技术、渠道联动构建防线,才能守护自身信誉、保障代理商权益,最终让消费者买到放心产品,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