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部署,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天津持续探索制度创新,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产。两年里,全球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诺和诺德在津增资近50亿元扩建的无菌制剂项目即将完工。
总部在丹麦的诺和诺德落地经开区超过30年,目前,企业已经将22款创新药物和11款注射装置引入中国,放在天津工厂生产,国内400多家供应商,有70%来自京津冀地区。看好中国大市场,以及供应链优势,去年,企业在经开区投资40亿,扩建无菌制剂生产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预计年底之前完工。
新工厂建成之后,多款新药都需要在丹麦、天津两地进行生产。可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要求,生物制剂要在同一个工厂内完成制造。鼓励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去年3月份,利用自贸区和综保区叠加的优势,市商务局联合属地经开区、药监局、海关等六部门,成立诺和诺德服务专班,多次跟商务部、国家药监局等部委进行沟通,争取分段生产试点。去年10月,国家药监局出台《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今年1月,本市也出台政策,支持企业争取生物制品在津分段生产试点。
服务专班也邀请了国家药监局和市药监局相关专家,多次实地考察诺和诺德生产车间,针对生物制品分段生产的质量管理等环节,为企业量身打造生产监管方案,这个月,诺德诺德正式拿到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资质。
制度创新突破,也带动了企业在津扩产的信心。今年7月份,诺和诺德又投资约8亿元,扩建天津生产厂质量检测实验室。两年内,企业连续在津投资近50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部署,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十五五期间,商务部门也将进一步梳理全市重点外资项目,通过制度创新,做好服务,引导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同时,支持外资企业更好融入国内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