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增盈36%,1.73万亿中国太平“尹李组合”稳中求进?!
创始人
2025-03-26 11:39:05
0

继完成"将帅齐变"的高层人事调整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太平)交出2024年成绩单。

观察中国太平的成绩单,其中不乏亮眼业绩:2024年中国太平总资产突破1.7万亿港元,较2023年末增长14.9%;实现归母净利润84.32亿港元,同比增长36.2%;保险服务收入220.24亿港元,同比增长18.8%。

细分业务板块来看,寿险新业务价值以94.2%的增速重回百亿台阶,财险净利润同比大增831%。同时,在投资领域,中国太平投资端总收益接近翻倍,但净资产收益率下滑0.1个百分点。

净利润、保险服务收入增幅可观的同时,资本市场的表现却有些“反差”。

分红方面,中国太平拟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尽管较上年每股0.30港元有所上升,但在业绩大幅增长背景下对应股利支付率却下降至14.92%,为近几年新低。从3月25日收盘价来看,对应股息率为2.58%。而且在同日,中国太平盘中一度跌近9%,至11.4港元。

有网友锐评道:“为了达到6%股息的目标,只有通过降股价来实现了”。

集团净利增盈36%,保险服务收入220.24亿港元

翻看这份266页的年报,可以发现中国太平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可以用“稳”字形容。

总资产方面,中国太平总资产规模达到1.73万亿港元,与2023年末相比实现了14.9%的增长。但是中国太平净资产规模有所下滑,同比减少7.7%至1224.07亿港元。在保险服务领域,中国太平的保险服务收入达到1112.68亿港元,同比增长3.5%;保险服务业绩实现了220.24亿港元,增长幅度达到了18.8%。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平的归母净利润在过去一年中实现较大增长,达到了84.32亿港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寿险板块作为公司业务盈利的“基本盘”,2024年实现净利润105.05亿港元;境内、境外财险合计实现净利润11.72亿港元,再保险板块合计实现净利润9.57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业务亏损3.76亿元,根据注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控股公司、太平投资(香港)、太平石化金租等公司的经营成果,以及合并调整。

从人寿保险业务的角度来看,寿险业务的保险服务收入为644.54亿港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同比增长11.6%至105.05亿港元。虽然整体呈现出稳定且有序的增长态势,但是太平养老和太平人寿(香港)保费有所下滑。

保费收入方面,2024年太平人寿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业绩均同比正增长,原保费由2023年的1875.03亿港元增长4.5%至1958.67亿港元。太平养老、太平人寿(香港)原保费分别为884.43亿港元、1508.13亿港元,较2023年有所收窄,分别下滑10.5%、15.5%

从业务渠道来看,太平人寿代理人和银保渠道原保费收入均实现了增长,其中代理人渠道增长2%,银保渠道增长10.7%,但是结构银保渠道业务构成来看,或是受“报行合一”影响,银保长险首年期缴保费同比下滑9.1%。

与此同时,2024年太平人寿分红险也较2023年同比下滑了6.5%。

众所周知,为压降负债端成本,分红型保险成为当前阶段的“主推产品”,且上市保司均已表态将大力发展分红险型产品。面对未来寿险业务发展方向,中国太平表示,公司将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形势,聚焦负债结构优化,全面推进分红险转型。

此外,太平人寿的新业务价值在2024年再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了新业务价值132.16亿元人民币,重回百亿台阶,同比增长高达94.2%。同时,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至32.5%。太平人寿调整后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为20.7%,其中个险和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也分别达到了20.6%和20.8%。

财险板块也是本次业绩报告的一大亮点。境内财险业务上,中国太平旗下的财产保险业务主要由太平财险承担。

财报显示,太平财险的净利润呈现巨幅提升。得益于2023年净利润小基数,太平财险的净利润从0.86亿港元飙升至8.04亿港元,增幅达831%。净利润改善的背后,综合成本率的下降或是其原因之一。从承保端数据来看,2024年太平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8.1%,同比优化0.3个百分点,整体水平向好。此外,太平财险实现原保费342.97亿港元,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车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

谈及车险业务发展,中国太平表示,车险业务坚持效益为先的经营原则,提升风险筛选和定报价能力,对标市场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新能源车险业务质量。

总投资收益665.43亿港元,净资产收益率下滑0.1%

2024年下半年,权益市场回暖,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得到明显增厚,中国太平也不例外。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投资资产规模跃升至约1.56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8%。总投资收益达到了665.43亿港元,同比增长98.2%。

在净投资收益方面,净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至3.46%。净投资收益由2023年的449.24亿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03.36亿港元;2024年中国太平的资产管理业务盈利5.39亿港元,扭转2023年亏损局面。

投资指标改善的背后,反映的是“耐心资本”的战略定力和投资能力。中国太平在年报中指出,“2024年,集团加强权益市场研究,持续提升投资能力,持有的高股息策略品种表现较好,受此影响,集团持有的港股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7.66%,跑赢恒生含息指数4.73个百分点。”

除了业绩表现外,近一年中国太平也经历了“将帅齐变”。新掌舵的董事长尹兆君与总经理李可东,皆为保险界资深“宿将”,拥有深厚的金融从业背景与丰富经验。步入2025年,“尹李组合”如何携手引领中国太平稳中求进,《险企高参》将持续关注。

来源:险企高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代销金融产品有新规 担心“存款变保险”? 银行代销金融产品有新规 在我国,银行是与广大百姓接触最多的一类金融机构。除了...
加快形成提振消费的强大合力(每... 3月,“提振消费”无疑是经济领域的热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
京东金融举办财富管理高峰论坛 ... 金融投资网记者 梅婧 2025年,财富管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市场波动、用户需求变化、技术进...
百度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科技公... 每经AI快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浦度智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忆民,注册资本10...
哪吒汽车:债转股与融资,挑战仍... 【3 月 26 日,哪吒汽车迎来关键动作!】近期,百余家供应商联合倡议支持哪吒汽车化债复工复产,经三...
3月26日基金净值:价值基金L... 证券之星消息,3月26日,价值基金LOF最新单位净值为1.2077元,累计净值为1.2077元,较前...
东营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实施放心... 3月26日,东营市召开提振消费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三级调研员孙玉峰就市场监管...
当科技遇到科技金融,如何蝶变?...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扑面而来,具身智能、6G等概念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被首次提及。 作...
原创 I... 一、证监会突发改革IPO!IPO审3过3!北交所今年第一审过会,与此同时,IPO市场出现了三大变化:...
当得知双色球的中奖概率之后 |... 从33个红色球中选择6个红色球号码,从16个蓝色球中选择1个蓝色球号码,“6个红色球号码+1个蓝色球...
兴瑞科技:3月26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兴瑞科技(SZ 002937,收盘价:20.18元)3月2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
华润置地:2025年经常性业务... 3月26日,华润置地(01109.HK)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华润置地第二增长曲...
机器人产业进入业绩兑现期,小市... 在经历了早期的主题炒作之后,机器人板块如今正站在从市场预期走向业绩兑现的关键节点。 业内人士指出,随...
为什么刚需客户买房精挑细选,而... 为什么刚需客户买房精挑细选,而投资客却能果断出手? 因为刚需客户看房会关注小区绿化、楼间距,而投资客...
华泰保险“老鼠仓”案:风控失效... 华泰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华泰资管近期曝出了一起震惊金融界的老鼠仓事件,该事件不仅揭示了投资经理刘建义的...
奋斗在春天里丨“滴灌+长效”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记者在采访...
马斯克的霸道总裁复仇记 ©有界UnKnown原创 作者丨山茶 编辑|钱江 最近,马斯克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3月10日,马斯克...
可灵AI收入破亿 对快手意味着... 记者 钱玉娟 在3月25日晚举行的快手科技(01024.HK,下称“快手”)2024年业绩电话会上,...
原创 西... 作者︱懂酒哥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司马南偷税案件处理情况。前期,税务稽查部门依托...
马斯克:这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争... 争夺人工智能(AI)人才已成为科技巨头的重中之重,微软、特斯拉和Meta的负责人都亲自“下场”,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