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完成"将帅齐变"的高层人事调整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太平)交出2024年成绩单。
观察中国太平的成绩单,其中不乏亮眼业绩:2024年中国太平总资产突破1.7万亿港元,较2023年末增长14.9%;实现归母净利润84.32亿港元,同比增长36.2%;保险服务收入220.24亿港元,同比增长18.8%。
细分业务板块来看,寿险新业务价值以94.2%的增速重回百亿台阶,财险净利润同比大增831%。同时,在投资领域,中国太平投资端总收益接近翻倍,但净资产收益率下滑0.1个百分点。
净利润、保险服务收入增幅可观的同时,资本市场的表现却有些“反差”。
分红方面,中国太平拟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尽管较上年每股0.30港元有所上升,但在业绩大幅增长背景下对应股利支付率却下降至14.92%,为近几年新低。从3月25日收盘价来看,对应股息率为2.58%。而且在同日,中国太平盘中一度跌近9%,至11.4港元。
有网友锐评道:“为了达到6%股息的目标,只有通过降股价来实现了”。
集团净利增盈36%,保险服务收入220.24亿港元
翻看这份266页的年报,可以发现中国太平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可以用“稳”字形容。
总资产方面,中国太平总资产规模达到1.73万亿港元,与2023年末相比实现了14.9%的增长。但是中国太平净资产规模有所下滑,同比减少7.7%至1224.07亿港元。在保险服务领域,中国太平的保险服务收入达到1112.68亿港元,同比增长3.5%;保险服务业绩实现了220.24亿港元,增长幅度达到了18.8%。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平的归母净利润在过去一年中实现较大增长,达到了84.32亿港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寿险板块作为公司业务盈利的“基本盘”,2024年实现净利润105.05亿港元;境内、境外财险合计实现净利润11.72亿港元,再保险板块合计实现净利润9.57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业务亏损3.76亿元,根据注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控股公司、太平投资(香港)、太平石化金租等公司的经营成果,以及合并调整。
从人寿保险业务的角度来看,寿险业务的保险服务收入为644.54亿港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同比增长11.6%至105.05亿港元。虽然整体呈现出稳定且有序的增长态势,但是太平养老和太平人寿(香港)保费有所下滑。
保费收入方面,2024年太平人寿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业绩均同比正增长,原保费由2023年的1875.03亿港元增长4.5%至1958.67亿港元。太平养老、太平人寿(香港)原保费分别为884.43亿港元、1508.13亿港元,较2023年有所收窄,分别下滑10.5%、15.5%
从业务渠道来看,太平人寿代理人和银保渠道原保费收入均实现了增长,其中代理人渠道增长2%,银保渠道增长10.7%,但是结构银保渠道业务构成来看,或是受“报行合一”影响,银保长险首年期缴保费同比下滑9.1%。
与此同时,2024年太平人寿分红险也较2023年同比下滑了6.5%。
众所周知,为压降负债端成本,分红型保险成为当前阶段的“主推产品”,且上市保司均已表态将大力发展分红险型产品。面对未来寿险业务发展方向,中国太平表示,公司将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形势,聚焦负债结构优化,全面推进分红险转型。
此外,太平人寿的新业务价值在2024年再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了新业务价值132.16亿元人民币,重回百亿台阶,同比增长高达94.2%。同时,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至32.5%。太平人寿调整后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为20.7%,其中个险和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也分别达到了20.6%和20.8%。
财险板块也是本次业绩报告的一大亮点。境内财险业务上,中国太平旗下的财产保险业务主要由太平财险承担。
财报显示,太平财险的净利润呈现巨幅提升。得益于2023年净利润小基数,太平财险的净利润从0.86亿港元飙升至8.04亿港元,增幅达831%。净利润改善的背后,综合成本率的下降或是其原因之一。从承保端数据来看,2024年太平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8.1%,同比优化0.3个百分点,整体水平向好。此外,太平财险实现原保费342.97亿港元,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车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
谈及车险业务发展,中国太平表示,车险业务坚持效益为先的经营原则,提升风险筛选和定报价能力,对标市场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新能源车险业务质量。
总投资收益665.43亿港元,净资产收益率下滑0.1%
2024年下半年,权益市场回暖,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得到明显增厚,中国太平也不例外。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投资资产规模跃升至约1.56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8%。总投资收益达到了665.43亿港元,同比增长98.2%。
在净投资收益方面,净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至3.46%。净投资收益由2023年的449.24亿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03.36亿港元;2024年中国太平的资产管理业务盈利5.39亿港元,扭转2023年亏损局面。
投资指标改善的背后,反映的是“耐心资本”的战略定力和投资能力。中国太平在年报中指出,“2024年,集团加强权益市场研究,持续提升投资能力,持有的高股息策略品种表现较好,受此影响,集团持有的港股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7.66%,跑赢恒生含息指数4.73个百分点。”
除了业绩表现外,近一年中国太平也经历了“将帅齐变”。新掌舵的董事长尹兆君与总经理李可东,皆为保险界资深“宿将”,拥有深厚的金融从业背景与丰富经验。步入2025年,“尹李组合”如何携手引领中国太平稳中求进,《险企高参》将持续关注。
来源:险企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