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RT_SYMBOL是Linux内核中的一个宏定义,用于导出符号(symbols)给其他模块使用。
在Linux内核中,模块是可以在运行时插入和移除的,模块之间需要相互通信,因此需要在模块之间共享符号。符号是指函数、变量或常量等在编译时由编译器生成的名字。
EXPORT_SYMBOL的作用就是将符号导出,使得其他模块可以使用它们。具体来说,当一个模块使用EXPORT_SYMBOL导出符号时,其他模块就可以使用该符号。例如,一个模块可以导出一个函数,供其他模块调用,或者导出一个变量,供其他模块读取或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EXPORT_SYMBOL导出的符号只能被其他模块使用,而不能被用户空间的程序使用。如果需要在用户空间使用符号,可以使用EXPORT_SYMBOL_GPL宏定义,它会限制符号的使用权限,只允许GPL协议的模块使用。
总的来说,EXPORT_SYMBOL是Linux内核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它使得模块之间可以相互调用,从而实现了内核的模块化设计。
在一个名为 my_module 的内核模块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my_global_var,并将其导出:
// my_module.c#include int my_global_var = 42;EXPORT_SYMBOL(my_global_var);static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
{printk(KERN_INFO "my_module initialized\n");return 0;
}static void __exit my_module_exit(void)
{printk(KERN_INFO "my_module unloaded\n");
}module_init(my_module_init);
module_exit(my_module_exit);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AUTHOR("Your Name");
MODULE_DESCRIPTION("A simple example Linux module.");
MODULE_VERSION("0.01");
在另一个模块中,使用 my_global_var 变量:
// another_module.c#include extern int my_global_var;static int __init another_module_init(void)
{printk(KERN_INFO "another_module initialized with my_global_var = %d\n", my_global_var);return 0;
}static void __exit another_module_exit(void)
{printk(KERN_INFO "another_module unloaded\n");
}module_init(another_module_init);
module_exit(another_module_exit);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AUTHOR("Your Name");
MODULE_DESCRIPTION("Another example Linux module.");
MODULE_VERSION("0.01");
在上面的代码中,my_module 模块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 my_global_var 并导出它,另一个模块 another_module 使用了这个变量。
当这两个模块一起编译并加载到内核中后, another_module 就可以通过 extern int my_global_var 引用 my_global_var 变量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使用 EXPORT_SYMBOL 导出 my_global_var 变量, another_module 模块就不能使用它,会出现符号未定义的错误。
用户态无法使用EXPORT_SYMBOL.
只能使用dlopen来读取so信息,然后使用dlsym来获取对应的interface.
如果想要达到内核态使用的一个extern的效果,需要看以下例子:
libbar.c
#include extern void foo();void bar() {printf("Hello from bar()\n");foo();
}
libfoo.c:
#include void foo() {printf("Hello from foo()\n");
}
编译:
gcc -Wall -shared -fPIC -o libfoo.so libfoo.c
gcc -Wall -shared -fPIC -o libbar.so libbar.c
这里可以看出一个动态库想要使用另外一个动态库的内容,但是看起来两个是互不相关的。
接着就是主程序:
// file: main.c
#include
#include extern int global_var;int main() {void (*foo_ptr)();void (*bar_ptr)();// 打开动态链接库libfoo.so,同时传入RTLD_NOW和RTLD_GLOBAL标志void *handle_foo = dlopen("./libfoo.so", RTLD_NOW | RTLD_GLOBAL);if (!handle_foo) {fprintf(stderr, "Failed to load shared library: %s\n", dlerror());return 1;}// 打开动态链接库libbar.so,同时传入RTLD_NOW标志void *handle_bar = dlopen("./libbar.so", RTLD_NOW);if (!handle_bar) {fprintf(stderr, "Failed to load shared library: %s\n", dlerror());dlclose(handle_foo);return 1;}// 从动态链接库libfoo.so中获取函数foo的指针,并调用它foo_ptr = dlsym(handle_foo, "foo");if (!foo_ptr) {fprintf(stderr, "Failed to get symbol: %s\n", dlerror());dlclose(handle_foo);dlclose(handle_bar);return 1;}foo_ptr();// 从动态链接库libbar.so中获取函数bar的指针,并调用它bar_ptr = dlsym(handle_bar, "bar");if (!bar_ptr) {fprintf(stderr, "Failed to get symbol: %s\n", dlerror());dlclose(handle_foo);dlclose(handle_bar);return 1;}bar_ptr();// 关闭动态链接库句柄dlclose(handle_foo);dlclose(handle_bar);return 0;
}
打印结果:
Hello from foo()
Hello from bar()
Hello from foo()
这里使用dlopen进行动态加载,达到和内核态模块化类似的概念,然后为了dlopen加载避免先后顺序不同导致的找不到符号,所以使用了RTLD_GLOBAL!
RTLD_GLOBAL:动态库中定义的符号可被其后打开的其它库解析。
如果不使用该标志,会导致执行失败:
Failed to load shared library: ./libbar.so: undefined symbol: foo
但是你可能会发现libfoo.so要先加载,不然怎么改都不可能找到。
这就意味着他们调用者和调用者有加载的顺序要求。
在Linux内核中使用EXPORT_SYMBOL导出符号时,通常不存在加载顺序的要求,因为内核在启动时会将所有模块加载到内存中。当调用者模块使用EXPORT_SYMBOL导出一个符号时,被调用者模块不需要事先加载到内存中,只要在调用时被正确加载即可。
当调用者模块需要使用被调用者模块导出的符号时,内核会在所有已经加载到内存中的模块中搜索该符号。如果找到了符号的定义,调用者模块就可以成功调用该符号。否则,内核会返回一个错误,指示符号未定义。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加载顺序的要求。例如,如果被调用者模块使用了调用者模块中定义的一些数据结构或函数,那么调用者模块必须先加载到内存中,以便被调用者模块可以正确地使用这些结构或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您需要在Makefile或modprobe.conf文件中指定正确的模块加载顺序,以确保依赖关系得到正确处理。
总之,虽然在使用EXPORT_SYMBOL导出符号时通常不存在加载顺序的要求,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模块加载的顺序和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