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50%的高额关税后,全球金属贸易格局正在被重新洗牌,最直接的影响之一便是欧洲废金属出口对美激增。据欧洲铝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前三个月,欧洲对美废金属出口同比增长近两倍,达到6,028公吨,虽然从绝对数量上看并不算庞大,但其增速却异常显眼,反映出“免关税废料”在市场中迅速蹿红的现实逻辑。
在特朗普政府施加重税的背景下,美国本土企业在寻找供应替代时迅速将目光转向不受限制的废旧原材料。这种“迂回式”原料获取方式,不仅满足了制造端对金属需求的紧迫补充,也避开了关税的直接成本,大大增强了废料的市场吸引力。欧洲出口商则抓住了这一套利空间,源源不断地将铝废料等原料输送至美国,造成了看似不起眼但潜力巨大的贸易通道的迅速扩张。
这种流动并非毫无代价。在欧洲内部,废金属不仅是资源再利用的对象,更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的关键支点。欧盟早已明确指出,废铝的回收可节省多达95%的能源消耗,废钢回收则可降低80%的碳排放。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是一整套与《欧洲绿色协议》对接的工业脱碳路径,而当大量可再生资源被低价转运至海外,这一体系便有了根基动摇的风险。
欧洲金属行业对此反应迅速,多家金属生产商呼吁欧盟在“未来几周”内出台管控措施,或对废金属征收出口关税,以防止“绿色资产”外流加剧本地供应紧张。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矛盾:当环保政策与全球市场定价机制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产业安全、资源主权和自由贸易,是政策制定者必须直面的难题。
Vatee外汇认为更值得警惕的是,如果废金属大量流向美国成为常态,欧洲原本寄望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逻辑可能会被迫重写。一方面是资源回收成本上升和产业链断点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中长期内碳排目标难以兑现所带来的系统性政策挑战。尽管欧盟已尝试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等制度性安排保障关键资源供应,但眼下的市场反应无疑说明,现有机制尚不足以有效应对短期贸易冲击。
回到国际层面,特朗普的关税再次显示出“国内优先”经济政策对全球资源配置秩序的扰动。通过制度设计绕开关税,虽然在逻辑上无可厚非,但却在事实上加剧了国际绿色竞争的非对称性。正因如此,欧盟在环保与贸易之间的边界选择将变得日益困难,也更加关键。
在欧美博弈日益加剧、绿色政策成为新博弈焦点的时代背景下,废金属出口暴增的背后,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贸易数据的现象,更是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与规则制定权争夺的缩影。欧洲是否会出手限制出口、美国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关税清单,未来几个月将成为观察这一变化趋势是否固化的关键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