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云市场,究竟谁是“第一”?
创始人
2025-09-28 15:44:04
0

每家云计算厂商都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统计口径和调研报告

文|《财经》研究员 吴俊宇

编辑 | 谢丽容

2025年,中国“AI云”市场的话语权争夺变得日益激烈。

“AI云”是一个新事物,它不像云计算(IaaS基础设施+PaaS平台软件+SaaS应用软件)有着清晰的定义、范围和统计方法。如何划分、界定“AI云”,目前尚无明确共识。

北京首都机场,阿里云、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的广告占据了醒目位置。阿里云的广告标语是“AI云市场份额领先,超过第2-4名总和”,火山引擎的广告标语是“占中国公有云大模型市场份额46%”。百度智能云的广告标语是“连续六年中国AI公有云市场份额领先”。

有关“谁是第一”这件事,每家云厂商都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统计口径。

理由是,它们在不同机构(如国际市场调研机构IDC、国际市场调研机构Omdia、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的市场调研报告中,在某一个细分市场位居首位。

IDC、Omdia、沙利文,这三家机构2025年至少公布了七份有关AI云市场的调研报告。

IDC公布了五份AI云市场的调研报告,是目前调研口径最全、最细的市场调研机构。Omdia公布了一份AI云市场的调研报告,调研口径是“AI云市场”。沙利文公布了一份AI云市场的调研报告,调研口径是“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

上述七份报告,阿里云在五份报告(IDC三份、Omdia一份、沙利文一份)位居第一,火山引擎在IDC的两份报告位居第一,百度智能云在IDC的一份报告并列第一。

那么,AI云市场到底谁是“第一”?结论是,阿里云目前在AI云市场(包括IaaS基础设施、PaaS平台软件、MaaS模型服务)整体营收规模处于第一。

火山引擎在MaaS模型服务(也就是Token调用市场)这个以10倍、100倍速度增长的市场位居第一。火山引擎的想象、成长空间极大,正在成为阿里云最大的竞争对手。

百度智能云和阿里云在AI公有云服务这个AI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市场并列第一。这个市场从2022年之前的小模型时代延续至今。

本文将理清,这七份市场调研报告的统计口径,以及单一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哪些争议。

统计口径如何理清?

Omdia的统计口径是这七份报告中范围最大的,它同时覆盖了AI IaaS(基础设施)、AI PaaS(基础设施)、AI MaaS(模型服务)这三个主要市场。

按照Omdia的估算,2025 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总收入31亿美元(约合221亿元)。其中,阿里云占比35.8%、火山引擎占比14.8%、华为云占比13.1%、腾讯云占比7.0%、百度智能云占比6.1%、中国电信占比5.1%。

在这个统计口径中,阿里云在AI IaaS、AI PaaS、AI MaaS三个市场的总营收规模目前是最大的,位居国内第一。

IDC的调研口径相比Omdia的调研口径更全、更细。但它这五份报告,把AI云市场切成了四个细分市场——智算基础设施(AI IaaS)服务市场、生成式AI基础设施(GenAl laaS)市场、AI公有云服务、大模型公有云市场。

这几个市场究竟是什么关系?智算基础设施服务包括了生成式AI基础设施,AI公有云服务和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则相对更独立。但这四个市场都是AI云市场的子集。

阿里云位居首位的智算基础设施服务、生成式AI基础设施市场,偏向于IaaS基础设施。IDC定义的智算服务指,以GPU算力为主的基础设施服务,其中包括咨询、集成、开发、运维等服务。智算基础设施服务包括生成式AI基础设施,后者是前者的子集。

IDC数据显示,2024下半年,智算基础设施服务市场规模是124.1亿元,同比增长57.7%;生成式AI基础设施市场份额是87.4亿元,同比增长165.2%。

火山引擎占据首位的大模型公有云市场,简单理解,就是通过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调用Token。它就是俗称的Token市场。

IDC数据显示,火山引擎在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位居国内第一,2025上半年市场份额49.2%,接近半壁江山。在IDC 4月报告中,火山引擎2024年在该市场份额是46.4%。

IDC数据显示,2024年6月-12月,中国大模型调用量增长近10倍。由于行业正处于发展早期,因此IDC目前发布的两份报告中,并未披露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以人民币/美元计价的规模,而是披露了Tokens调用量。IDC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公有云Tokens调用总量是537万亿次。

百度智能云和阿里云并列位居首位的AI公有云服务市场,更多是卖AI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个统计,从2022年之前的小模型时代延续至今。

IDC报告中的AI公有云服务包括计算机视觉、对话式 AI、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平台这五种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195.9亿元,同比增长55.3%。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并列首位,市场份额为24.6%。

沙利文的调研口径则是最窄的。它只统计了阿里的通义、字节跳动的豆包、DeepSeek等几款大模型在2025上半年日均调用分布情况。

沙利文数据显示,从2025上半年日均调用分布来看,阿里通义的份额为17.7%。字节跳动豆包的份额是14.1%,DeepSeek的份额是10.3%。

它和IDC的大模型公有云(MaaS平台Token调用)统计范围有什么区别?简单说,IDC统计范围更大,统计了不同云厂商平台上多款模型的调用量。沙利文只统计了企业自研模型,如阿里的通义、字节跳动的豆包的调用量。

IDC统计云上Tokens消耗总量,这更接近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因为,在真实的企业使用场景,通常不会只使用一款模型,而是在不同业务场景使用不同公司的多款模型。如企业有可能在阿里云上同时使用通义、Deepseek,在火山引擎上同时使用豆包、DeepSeek。

不过,只看Tokens消耗量,这种统计方式依旧不够全面。一位数字化企业高管的看法是,因为Tokens消耗量不能完全代表解决了多少实际业务问题。未来统计各个云厂商的Agent(智能体)调用量,可能会更接近企业客户实际感受到的价值。

核心争议点是什么?

几家云厂商在争论谁是“第一”的过程中,有几个核心争议点。

其一,智算基础设施(AI IaaS)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市场,但这个市场可以通过一些“潜规则”冲高营收。

低价销售GPU云资源冲收入,这是目前AI云市场普遍存在的做法。多位中国云厂商一线销售今年7月曾对《财经》表示,一些云厂商为争夺政企客户的算力池项目,低价销售GPU云资源,甚至是直接低价销售芯片、服务器等硬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GPU云资源被两三折、三五折出售。

通过这种方式做大营收规模,无异于是“饮鸩止渴”。因为低价卖硬件得到的收入是一次性收入,做的是“一锤子买卖”。很多算力甚至并没有被真正充分使用起来。这种销售收入不可持续。一旦客户发现,自己用不到这么算力,就会退租GPU资源、减少硬件采购。届时,这些云厂商又会再次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

其二,Token调用,目前阿里云、火山引擎都有一部分无法被统计到的调用量。此外,真实客户场景,比调研机构的统计口径更复杂。

IDC的调研,不包含出海群体使用的MaaS平台调用量,也不包含各大模型App的调用量。火山引擎多位人士曾对《财经》表示,如果统计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如抖音、豆包、剪映、即梦、飞书)在火山引擎的Tokens消耗量,火山引擎市场份额只会更大。

阿里云一位管理层近期向《财经》表示,阿里的通义千问、通义万相等都是开源模型,很多企业内部部署的开源版通义大模型的调用情况无法被统计到。阿里云方面认为,通义大模型在中国企业级市场和全球开发者中的渗透率,都是位居首位的。

事实上,真实的Token使用场景,远比统计口径更复杂、多样。由于技术所限,市场调研机构很难全面掌握全国所有场景的Token使用分布情况,

一位中国云厂商资深人士对《财经》表示,创业公司、大型科技公司、政府金融等敏感客户习惯都不一样。创业公司习惯通过MaaS平台调用API(应用程序接口),头部科技公司习惯在公共云在线(On-premise)部署模型使用Tokens,政府、金融等敏感行业习惯在线下环境或私有云(Off-premise)部署模型使用Tokens。

在他看来,采用单一统计口径,无法反映市场的真实全貌。

确定的结论是什么?

虽然一些市场调研报告的统计口径是否全面、准确存在争议,但七份市场调研报告依旧能看一些清晰的结论。

其一,阿里云目前在AI云市场整体营收规模处于第一。

2025年,阿里云摆脱了过去三年的低迷期。2025上半年,阿里云营收635亿元,同比增长21.8%。这已经追平了国际三大云厂商(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GCP)的增长速度。在AI加持下,未来几年阿里云还有更大成长空间。高盛3月估算,阿里2025财年投入的AI基础设施,将新增约300亿元年化AI收入。

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的领头羊位置已经保持超过十年,它具备先发优势。大模型时代来临,阿里云正在快速转型,把云计算重做一遍。借助过去十多年的历史积淀,阿里云在AI云市场依旧保持营收规模领先的优势。

其二,火山引擎正在成为阿里云最大竞争对手。

一位阿里云一线销售今年5月曾对《财经》直言,2018年-2020年,华为云、腾讯云曾是阿里云的最大竞争对手;2020年-2023年,电信运营商云(移动云、天翼云)给了阿里云极大压力;但2024年之后,火山引擎对阿里云的威胁最大,双方经常激烈争夺同一个客户。

《财经》了解到,火山引擎2024年营收规模超过110亿元,营收增速远超60%。2025年,火山引擎营收目标远超200亿元。火山引擎的长期计划是,2030年营收超过1000亿元。

2025年之前,火山引擎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主流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中。增速快、规模大,这让市场调研机构已经无法忽略火山引擎的存在。2025年之后,火山引擎几乎在每份调研报告排名都位居前列。一位云厂商资深人士今年9月对《财经》表示,火山引擎如果保持60%以上的高增速,2026年将跃升为中国第五大云厂商。

其三,Token调用市场目前整体规模不大,但未来增长空间极大,它会是必争之地。

《财经》从多家中国云厂商相关人士处了解到,2024年中国各个云厂商的Token调用收入普遍只有千万元、数亿元,总和不超过10亿元,但它正在以10倍以上的速度成长。

中国某ICT硬件企业一位资深战略规划人士今年7月曾对一些中国云厂商未来可能的Token收入进行了敏感性测试(一种根据商业模型,综合外部市场条件变化进行市场动态分析的方法)。他对《财经》表示,如果Token价格依旧维持当前的水平,他测试的结果显示,某中国云厂商Tokens调用收入未来1年-2年可能增长至40亿-70亿元。

国家数据局今年8月数据显示,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1000亿。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已经突破30万亿。一年半时间增长了300多倍,这反映了中国AI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

“卖Token”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云厂商的模型平台Token调用量也都在以10倍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25年5月,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16.4万亿,相比2024年5月的1200亿增长137倍。截至9月25日,阿里云百炼MaaS模型平台过去一年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了15倍。

上述ICT硬件企业资深战略规划人士认为,Token市场将是中国云计算市场的重要变量。因为租赁GPU算力、销售GPU硬件这些业务的年营收增速通常只有50%-200%,几年后会逐渐下滑,收入增长的天花板可以预见。但Token收入,会以3倍、5倍、10倍的速度指数级增长。现在暂时看不到天花板。

也就是说,谁能抢到这个市场的增量,谁就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责编 | 张生婷

题图 | 使用谷歌Gemin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六部门发文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 本报记者 杜雨萌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
原创 欧... 【欧洲的黄金时代为何终结?三大支柱崩塌背后的真相】 曾经令世界艳羡的欧洲高福利社会,如今正经历着前所...
滕泰:中国资本市场的“十五五”...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荣兴下午茶) 作者:滕泰 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2024年9月24日一个真正...
鸿蒙超级app开发哪款最好?A... 随着鸿蒙操作系统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鸿蒙生态下的超级App开发——这类App需要整合多业...
文化何以成为战略 在新时期,如何摆脱老定位的束缚找到新的定位方式,将成为老品牌穿越消费周期和新品牌快速崛起并实现跨品类...
富国银行力挺“AI牛市”:并非... 财联社9月25日讯(编辑 黄君芝)随着美国股市持续上涨并屡创新高,本轮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牛市究...
中国AI云市场,究竟谁是“第一... 每家云计算厂商都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统计口径和调研报告 文|《财经》研究员 吴俊宇 编辑 | 谢丽容 ...
一年3名基金经理出走、2位高管... 来源:界面新闻 文 | 独角金融 郑理 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集团旗下的贝莱德基金、中国首家由...
AI搜索带来流量抢占新规则:G... 文|极光月狐数据研究院 2025年8月,美国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服务商Profound完成35...
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白酒术专家委... 9月24日至26日,“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白酒技术专家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遴选参加第六届黄淮核心产区...
中国人寿的科技进化:数字基因重... 当数字化转型从顺应潮流的口号转变为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具有金融央企、行业头雁等多重属性的中国人寿保险...
原创 巴... 勇者相遇,胜在胆识——从伊朗与巴基斯坦的战略选择看大国博弈之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
连续8天免费! 唐颖、杨利军/央视新闻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小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 按照...
如何从“链的聚势”到“群的跃升... 立园满园与城共进 成都园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3 在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如何实...
和讯投顾冯禄顺:银行接下来怎么... 9月28日,和讯投顾冯禄顺表示,银行周五迎来了一个缩量的上涨,大盘是下跌的,它反而是上涨的。那么是不...
靠情绪抄袭,注定不是长久之计 ... 每年的雷军年度演讲,几乎都成了科技圈的一场固定仪式。从“梦想”到“成长”,从“低谷”到“飞跃”,雷总...
13项举措为服务出口注入新动能 中国商报(记者 王琰)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近日,商务...
曲妥珠单抗修饰PLA多孔微球负... 【摘要】 由PLA多孔微球构成,表面修饰抗HER2抗体曲妥珠单抗,实现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靶...
原创 拿... 中国稀土出口激增缓解欧洲新能源产业断粮危机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对欧稀土磁铁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
产业智能体引领AI破局丨云知声... 9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开幕。作为河南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