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证指数又创下10年新高,最高触及3999.07点,离大家期待的4000点仅剩一步之遥。
但是,指数大涨背后,当下依然不是所有人的狂欢。因为,板块还在快速轮动,板块内部的轮动也在此起彼伏。
消费电子、稀有金属、光刻胶等板块涨幅居前,算力硬件早盘表现比较强势,就连难得的冰雪产业也开始躁动。游戏、风电设备、工程咨询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科技发光发热
如果从10月27日的市场表现来看,科技股仍然是当日资金抱团的对象。
光刻胶概念早间大幅高开,半日成交接近前一交易日全天成交。万润股份涨停,艾森股份、晶瑞电材等表现强势。
科技方向的“小登股”,今年是最容易受到利好催化的概念。光刻胶也是国产替代中重要的分支。
消息面上,国家标准委网站显示,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极紫外(EUV)光刻胶测试方法》作为拟立项标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近期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在光刻胶微观行为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EUV光刻胶作为极紫外光刻技术的核心材料,对先进逻辑芯片与高端存储芯片的微缩化、高性能化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是这类芯片制造中无法替代的关键环节。而且目前,高端光刻胶市场被日本所主导。
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2024年中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已达7.71亿美元,不仅登顶全球最大光刻胶市场,其42.25%的同比增速,也大幅领先于同期全球市场的增长水平。
这类国产性的攻坚技术,极易受到政策的扶持,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也将预示着国产替代性越来越强。
除此之外,算力方向,光模块领域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在沉寂蓄力一段时间后,股价再创新高。新易盛涨超8%,成交额为231.83亿元,居A股第一;中际旭创涨超3%。两股市值逼近万亿。
这几日,光模块被行业需求预期上涨所催化。
根据近期的产业链调研,1.6T光模块需求被持续上修,海外大客户已提前锁定明年产能,行业总需求预估从年初的1000万只上调至近2000万只。
科技股表现突出,就很容易拉人气。一来,科技产业发展,是国家未来最重要的规划方向;二来,流向科技的资金非常活跃。
作为“小登股”的科技股们,2025年以来持续碾压“老登股”。这也是一种产业叙事逻辑变化的重要体现。
所谓的“小登股”(科技成长与医药)、“中登股”(高端制造、军工与周期)、“老登股”(金融、消费与传统行业)在2025年以来表现高度分化。对这些标的贴标签的划分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以及由此产生的投资偏好。
事实上,2021年以来,“科技引领”成为核心趋势,硬科技与自主可控两大方向强势崛起,主导产业发展走向。与此同时,宏观与产业逻辑迎来根本性转变,外部技术竞争压力倒逼内部“科技自立自强”。
指数上来看,成长指数已由宁德时代领军(权重10.42%),电力设备(占比16.00%)和电子(占比12.82%)行业占比位居前二,与2014年的银行地产形成差别,直观展现了产业重心从“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向。
老登起
市场火热的不仅是科技股,顺周期方向的“老登股”们也不甘示弱。10月27日,市场再现“煤飞色舞钢化电”经典组合行情,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电力等板块齐涨,大金融也持续走强;食品饮料表现较弱。
一类资金还是延续调仓换股的需求。指数到底是上攻还是下探,依然存在变数。指数越接近4000点,部分资金越会表现出恐高的气质。而且当日早盘科技股比较强,而后煤炭、金融、券商等股票开始起来,明显分流了部分资金。
不少资金从前期科技等涨幅较大的成长板块流出,躲进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因低估值、高股息特性,继续避险。
撑指数,也不能光靠科技。上证指数中还是含有较多“老登股”,比如银行、保险、券商,规模大、权重高,单是市值排前30的成分股,就占据了上证指数近40%到50%的权重。因此,每个指数都有撑起它走势的关键行业。
但“老登股”中,也并非所有的都在发力。比如,像白酒,当日龙头股表现都比较弱势。
资金也是会看基本面是否配合,不管是业绩,还是政策预期,亦或是利好消息刺激。
今年以来,板块轮动是常态。有的板块轮个1、2天就熄火了,有的则反复会有行情。消费、宠物、种子、黄金、稀土、军工、券商、银行、保险、科技几乎都被轮到过。
尽管银行3、4月份不断创新高,但整体来看,股市表现比较好的是“小登股”和“中登股”,银行、食品饮料的涨幅不及它们。
图片来源:Choice
结语
毫无疑问,科技,是未来的大叙事。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会有自己的节奏。
国信证券把“小登股”、“中登股”、“老登股”分别对应“科技引领型”、“成长驱动型”和“深度价值型”。
2003至2007年间,深度价值风格独占鳌头,期间净值飙升超过12倍。随后的2009至2013年,成长驱动与科技引领风格接棒,分别实现了约165%和128%的显著涨幅。
2014至2020年则迎来了科技与成长风格的全面爆发,科技引领与成长驱动组合的净值涨幅分别高达445%和736%。
2021年以来市场风格进一步割裂,科技引领延续强势,累计上涨近785%,成长驱动亦有132%的稳健增长,而深度价值风格则表现平平,仅上涨约26%。
2025年以来,科技与成长风格涨势加速,自4月底以来分别大幅走强约178%和73%,展现出强劲的引领势头。
因此,价格高不高、市场外部风险如何,该避险还是该冲刺?资金需要审时度势的来!
只要市场没有新的突破,那么资金还是有分歧,市场就会继续轮动,短期上,就看谁的消息刺激比较强。
涨多了的板块,该休整的休整,在此期间,资金会选择一些位置低、没有被高估的板块,顺便等待高位股完整调整,大家轮着来。
A股就快4000点了,多少人离4000点的距离还很远!毕竟,不是所有股票都在涨。不过,牛市就是要消灭低价股,总会轮到你手里的那一只。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