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超6000场:前三季度,山东累计举办促消费活动超6000场,实现销售额近800亿元
●160亿元:目前,山东已兑付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60亿元,合计带动销售额约1680亿元
●近200万家:前三季度,全省网络零售店铺数达到195.8万家,限上实物网零额同比增长17.1%
近日,青岛市城阳区青岛鲜美鲜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仓库拣货员在拣选货物。(新华社 发)
10月27日,山东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在消费领域,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86.1亿元,同比增长5.6%,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以多元化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需求
从数据上看,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领先优势较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
逐季剖析数据,山东消费的发展态势更为清晰。三季度,全省社零额平均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领先优势较二季度扩大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7%,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扩大1.2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增速的优势更加明显。
以多元化促消费活动,创造消费场景,拉动消费需求,是前三季度消费市场稳步向好的重要路径之一。
10月17日,由省商务厅等部门主办的购在中国·2025山东金秋消费季在青岛广兴里举行,吸引当地众多消费者现场消费;一周后,第四届山东跨境电商交易会在烟台开幕,展会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规模与影响力连年攀升,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近8.2亿美元。
省商务厅消费促进处处长朱希昕介绍,前三季度,山东省累计举办促消费活动超6000场,实现销售额近800亿元;在各类促消费活动带动下,山东省重点监测商圈人数增长9.2%,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4个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5.6%、11.7%、5.6%和10.7%。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李成友认为,当前,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省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但部分消费需求尚未充分释放,需要更多的消费场景激发消费热情。今年以来,山东通过打造各类消费场景,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愿消费、敢消费”的情境体验,也促进了商贸流通和服务业活力,形成了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良性互动。
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作用大
今年“十一”假期前夕,国家第四批69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各地,全国新一轮国补重启发放。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已兑付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60亿元。截至9月底,全省汽车报废更新提交申请47.1万辆,居全国首位;汽车置换更新提交申请42.5万辆,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984.1万台,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销售565.5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109.5万辆,家装厨卫“焕新”15万件,以上合计带动销售额约1680亿元。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过程中,省内居民消费呈现明显的智能化倾向。三季度,全省限上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高能效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智能化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6.5%、44.3%、37.4%、27.8%和44.1%。
其中,9月当月,全省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6%,较上月增长10.7个百分点;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16.9%,较上月增长83.6%。
“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大量新的产品供给,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不仅拥有海尔、海信、歌尔等知名智能化制造企业,更坐拥“双过亿”人口规模带来的需求红利。他建议,相关企业应把握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凭借创新实力抢占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即时零售等新兴消费模式兴起
眼下,各大电商平台的“双11”促销活动正火热开展,除直播带货促销外,不少商家也把即时零售纳入“战场”,效果明显。
即时零售是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依托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本地即时需求的零售业态,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预计到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在淄博,除美团闪购、京东秒送、盒马鲜生等头部平台纷纷加码即时零售市场外,本地商超品牌新星超市也开发了线上选购平台,并将配送产品范围扩大至全品类百货。在济南,大润发、银座、家家悦等大型商超也纷纷开通即时零售业务,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在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模式的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网络零售店铺数达到195.8万家,限上实物网零额同比增长17.1%。
面对即时零售的机遇,李成友表示,即时零售的核心品类,如农产品、数码产品等,恰是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这意味着山东发展该业态不仅具备扎实的产业根基,更拥有庞大的内生市场,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他建议,山东应把握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在网络消费升级中,培育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龙头企业。(记者 孙源泽 通讯员 贾庆华)(记者 栗晟皓 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