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石股份IPO:11亿分红流向实控人父子,募资39亿背后,关联依赖加剧独立性风险
创始人
2025-11-16 05:25:28
0

据上交所消息,浙江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石股份”)沪市主板IPO定于2025年11月18日上会。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为苏海灵、唐加威。

本次振石股份拟IPO募资39.81亿元用于扩产及海外布局。然而,这家2019年从港股私有化退市的企业,在退市后的经营周期内未能实现“轻装上阵”,反而陷入“债务高企”的困境——IPO前夕向实控人家族大额分红的争议背后,是持续高企的负债与紧张的现金流,再叠加“采购绑关联、销售对接关联体系”的经营格局及与中国巨石的深度绑定,使得其业务独立性风险尤为突出。

分红“精准”输送:实控人分走82%利润,债务期仍“借钱分红”

振石股份的分红操作堪称“向实控人倾斜”的典型案例。2022年,公司实施现金分红5.40亿元,占当年7.74亿元归母净利润的69.77%;2023年再推6.00亿元现金分红,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5.95%,两年累计分红11.4亿元,覆盖了同期13.8亿元归母净利润的82.6%。

这一分红方案的“倾斜性”源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张毓强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控制公司90.51%股权,其子张健侃(现任公司董事长)持股6%,父子二人合计掌控96.51%的表决权。这意味着,11.4亿元分红中,超11亿元直接流入张氏父子腰包,中小股东仅能分得剩余不足4000万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份“慷慨分红”发生在公司债务高企的退市后经营周期内——自2019年私有化退市以来,振石股份不仅未通过业务优化降低债务,反而在2022-2023年分红期间,将短期借款从15.87亿元增至32.40亿元,形成“一边举债补充现金流、一边高额分红”的矛盾操作,进一步印证其“债务高企”的困境。

这令人不禁质疑其存在“上市前套现”嫌疑:是否在将公司利润提前转移后,再通过IPO向资本市场募资填补债务缺口,形成“分红套现+募资补债”的循环。

财务压力与债务困局:现金流持续失血,负债三年半增超2倍

与大额分红形成刺眼对比的,是振石股份退市后持续紧张的资金状况、高企的负债压力,以及堪忧的盈利质量,“债务高企”的困境愈发明显。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3年,振石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两年为负,分别为-2.08亿元和-4.09亿元,经营现金流根本无法覆盖分红支出,只能依赖外部借款支撑日常运营与分红需求。

即便将时间线拉长至2022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三年半内经营性现金合计净流出仍达4.08亿元,意味着主营业务不仅未创造现金,反而持续消耗资金,盈利成色不足。

为缓解盈利质量争议,振石股份在申报稿中称,受业务结算方式和票据处置方式影响,公司按照现金流商业实质模拟测算后,报告期各期调整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735.45万元、32781.76万元、84416.85万元、17175.05万元。

但即便采用这一调整后数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仍长期低于1(2022年0.23、2023年0.41、2025年上半年0.42),仅2024年因票据结算节奏变化短暂高于1(1.39),说明公司利润转化为实际可支配现金流的能力依然薄弱,盈利质量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退市后的经营优化未能有效缓解债务压力。

负债端数据更直接暴露债务困局。2022年末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短期借款规模在15.87亿元至32.40亿元间波动,截至2025年6月,短期借款仍达18.88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4.89亿元,资金缺口超4亿元,始终无法覆盖短期债务,流动性风险持续累积;长期借款则从2022年的8.30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88亿元,三年半内增长超2倍,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71%左右的高位,远超同行业45%-55%的平均水平。

一边是经营现金流告负、负债高企,一边是向实控人家族大额分红,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不仅加剧了公司资金压力,更让“债务高企”的困境难以缓解。令人不禁质疑:其39.81亿元募资若仅用于填补债务或延续现有依赖关联的经营模式,而非从本质上改善独立盈利能力,上市后恐仍难以摆脱债务依赖。

76%关联采购+管理层绑定,经营独立性存风险

振石股份IPO的核心隐忧,在于业务端与管理端形成的“双重关联闭环”——这既制约其退市后突破经营困境,也对债务缓解形成阻碍,严重削弱其独立性与自主改善债务的能力。

供应链方面,报告期内振石股份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82%,其中对关联方中国巨石采购占比常年约7成(2022-2025年上半年金额21.12亿-15.32亿元,占比68.97%-76.53%)。

这种依赖与管理层背景深度绑定:实控人张毓强曾长期任中国巨石总经理(2024年3月卸任),现仍兼副董事长;其子张健侃(振石股份董事长)同时任中国巨石董事,导致两家利益纽带紧密,振石难以建立独立供应链。即便2025年尝试第三方采购,E6规格玻纤价格仍比国际复材低8%-10%,且定价仅挂钩碳酸锂,监管层质疑其“非市场化定价”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若利润通过分红转移,公司将持续背负高额债务,陷入“关联依赖-利润转移-债务高企”循环。

销售端关联依赖进一步加固闭环。报告期内,振石向中材科技(与中国巨石同属中国建材集团)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12%左右,形成“采购-销售-管理层”三重关联格局,使其沦为中国建材体系内“加工车间”,业务自主权被削弱。退市以来,公司未能拓展独立客户,收入高度依赖关联方,难以通过业务增长缓解债务,“债务高企”困境难破。上交所已两次问询,要求说明关联交易对独立性的影响及是否依赖中国巨石,这既关乎上市资格,也决定其能否自主改善债务。

业绩承压+大额扩产:债务期扩产76%,产能消化不足恐加剧资金负担

叠加关联依赖与债务困局,振石股份退市后的业绩表现持续承压,而其计划在债务高企期激进扩产76%,若未来产能消化不足,恐进一步加剧资金负担。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2.67亿元降至2024年的44.39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13.37%;归母净利润从7.74亿元回落至6.06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23.43%,营利双降态势显著,退市后未能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债务偿还缺乏稳定收入支撑。核心业务中,光伏材料持续亏损,2022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0.92%、-109.44%、-80.08%,成为业绩拖累项;境外市场营收占比也从25.99%降至15.89%,退市后海外业务拓展遇阻,收入来源进一步受限。

研发投入不足则制约了债务缓解的潜力。2022年-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8%、3.32%、3.62%,均低于同期同行业3.55%、3.72%、3.87%的平均水平,直至2025年上半年才以3.34%略超行业平均的3.18%。研发人员配置也显薄弱,截至2025年6月,公司4272名员工中技术人员仅46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仅1.47%,创新能力与行业龙头存在明显差距,难以通过技术突破打开新市场、改善债务状况。

即便面临业绩承压、研发薄弱的现状,振石股份仍计划通过IPO募资超九成(36.06亿元)用于扩产,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将从2024年的54.0万吨增至95.3万吨,扩张幅度达76.48%。但从历史数据看,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呈波动下滑趋势,2022年-2024年分别为91.52%、75.84%、81.72%,2025年上半年存货更是增至10.51亿元,反映出当前产能已存在一定消化压力。

在业绩下滑、市场需求未明确回暖、自身消化能力不足,且业务与管理层均高度依赖关联体系、“债务高企”的困境未改善的情况下,此番大额计划,若未来产能消化不足,不仅难以实现预期收益,反而会因固定资产折旧增加(预计年增折旧2.8亿元)、流动资金占用加大,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与债务负担,让债务困局陷入“扩产-库存积压-现金流紧张-增债”的恶性循环。

EBD

声明:本文根据企业招股书、定期报告、媒体公开报道等公开资料撰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艾美疫苗(06660.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7日南向资金减持5400.0股艾美疫苗(06660.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
每周股票复盘:机构净卖出宇通客...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宇通客车(600066)报收于31.43元,较上周的32.6元下跌3...
振石股份IPO:11亿分红流向... 据上交所消息,浙江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石股份”)沪市主板IPO定于2025年11月18日...
每周股票复盘:申能股份(600...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申能股份(600642)报收于8.38元,较上周的8.42元下跌0....
每周股票复盘:TCL科技(00...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TCL科技(000100)报收于4.36元,较上周的4.3元上涨1....
每周股票复盘:三峡能源(600...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三峡能源(600905)报收于4.28元,较上周的4.32元下跌0....
重磅报告!深圳又一指标全球第二... 全球产业创新格局中,亚洲城市占几席?高交会上交大安泰这项成果带你深度解读→ 本届高交会《全球城市产业...
你敢相信?红利今年又涨了30% 01 说起今年的行情,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科技股的大涨和老登股的滞涨。 但其实,这两者之间,红利、价值板...
原创 宇... 一家主营业务是停车场和园区运营的公司,账上躺着超过85亿港元现金,却因为投资了一家机器人公司,被市场...
李阳最新发声:自己是“批评着玩... 11月15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短视频平台连发三条视频,回应此前批评董宇辉。 李阳表示本人很喜欢...
3500 亿!美国锁定半导体对...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1月13号,美台关税谈判爆出天价。美国要求台湾省承诺投资350...
德弘资本没有“扶正”高鑫零售 文|斑马消费 徐霁 今年年初,德弘资本出资131.38亿元接手高鑫零售,暂时未能体现出化腐朽为神奇...
从这场国际行业盛会,看全球石墨... 11月14日至16日,由正泰集团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联合主办的2025(第十...
突发!关税,重大调整!特朗普,... 美国关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美东时间11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3...
美联储鹰派表态打压降息预期,现... 受美联储官员鹰派表态影响,现货黄金与白银周五遭遇抛售潮。11月15日凌晨,现货黄金跌破4040美元/...
人均超50件!苏州人“双11”... 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0月20日至11月14日“双11”电商促销期间,苏州全市揽收快件3.8亿件...
原创 1... 10月中旬,黄金价格冲上1004元/克的历史高点,朋友圈里到处都是"黄金还要涨"的消息。 很多人看着...
ST起步:控股股东本次被冻结股... 每经AI快讯,ST起步(SH 603557,收盘价:2.77元)11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
饿了么可没死:这次是真“橙”了...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头图/豆包AI 近日,随着“淘宝闪购”新版APP内测消息传...
用产业场景擘画未来图景 “大咖... 11月14日,一场关乎石墨烯产业未来发展的“诺奖对话会”,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