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黄金网
11月18日,《黄金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在成都黄金产业发展促进会顺利召开。作为我国黄金行业首个聚焦鉴定估价领域的国家级职业标准,其初审工作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黄金产业人才体系建设迈入规范化、专业化新阶段,为万亿级黄金资产安全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国家金融安全筑牢制度根基。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相关领导莅临指导,行业权威评审专家、标准编写组成员及产业链代表齐聚一堂,以高规格评审推动职业标准高质量落地。
高规格评审协同 共筑黄金行业职业标准新基石
本次初审会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高度重视与多维度专业指导,充分彰显国家对黄金行业职业标准化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关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书记葛恒双在会上特别强调,国家职业标准是规范从业者职业行为的核心依据,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职业分类相关要求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他同时明确,国家标准编制需严守时效性与保密性原则,《黄金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更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部署、强化金融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同时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二级巡视员王小兵出席会议并对初审会提出评审要求,要求评审工作坚守科学性、规范性与行业适配性原则,立足黄金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打造经得起实践检验、引领行业发展的国家级职业标尺,为产业人才培育与金融安全防护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成都黄金产业发展促进会作为《黄金鉴定估价师》新职业的申报单位,国家职业标准的起草牵头单位,副会长郎秋美在致辞中指出,此次《黄金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标准初审,既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检验,更是标准完善提升的关键节点。这份使命的背后,是人社部长期以来的战略引领与信任托付,是多家单位跨领域协同的同心聚力,更是编写组精益求精的专业坚守。未来促进会将继续扛起牵头单位责任,以此次初审为契机,吸纳各方智慧优化标准内容,推动这部标准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标尺、产业规范的基石、金融安全的屏障”,为中国黄金产业向 “标准强国” 跨越贡献西部力量。
四维体系构建 技术合规双轮驱动标准创新
本次初审的核心内容,是对《黄金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标准(2025版)初稿进行全面审议。该标准构建了“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权重表”四位一体的完整体系,明确了黄金鉴定估价师的职业定义、技能等级、培训要求与评价规范,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职业能力框架。在职业等级设置上,标准创新性地划分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四个层级,技能要求与知识要求层层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阶梯式成长路径,既满足基础岗位的技能需求,又适配行业高端人才的发展诉求,实现了对全职业生命周期的覆盖。标准内容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合规要求,覆盖“回收-检测-估值-交易-融资”全产业链场景。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编写技术规程(2023版)》,围绕职业等级划分、知识技能权重分配、文本表述规范性等核心问题逐条审议,重点研讨了新技术应用、跨场景适配、人才培养衔接等关键内容,提出针对性修改建议。
经全天集中评审,专家组形成一致意见,认为标准初稿框架清晰、内容全面、贴合实际,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正式签署评审意见,为标准后续修订完善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价值赋能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黄金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兼具重要的行业价值、社会价值与国家价值,将为黄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编制单位将根据本次初审会的评审意见,对标准进行系统修改完善,按程序报送相关部门审批。待标准正式发布后,将同步推进培训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考评体系搭建等配套工作,推动标准落地见效。未来,随着《黄金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全面实施,将持续为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为国家金融安全筑牢专业屏障,书写中国黄金行业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
为确保本次初审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会议组建了权威多元、覆盖全产业链核心领域的评审专家组,由上海黄金交易所原总经理、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智库专家王振营担任评审组组长,中国黄金集团原副总经理、上海德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晋定,国家金银珠宝饰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四川)实验室主任徐振华,中国黄金协会培训部主任助理王冠华,珠宝首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斌,山东金都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宜三,以及广东省黄金协会/广东省贵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监事长、秘书长朱志刚等7位业内顶尖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团队。同时,标准编写组也汇聚了跨领域专业力量,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中国市场研究部负责人张文斌、成都金晨数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濒等资深人士均参与其中,为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前瞻性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及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