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房地产终究还是成了业绩的“挡路石”。10月22日,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85.SH)(下称“珠免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将持有的珠海格力房地产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至珠海投捷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底,珠免集团方面便表示,公司会在5年内逐步完成对存量房地产业务的去化或处置,且完成后将不再经营房地产业务。
截至目前,该交易的价格尚未确定。若此次交易完成,那么资本市场将会再次减少一位房地产玩家。珠免集团方面表示,后续,公司将聚焦免税等主业,并争取业绩早日扭亏为盈。10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按照珠免集团的要求发去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后续,记者将继续跟进珠免集团的动态。
加速去地产化
珠免集团的前身实际上就是格力地产。在今年5月份,格力地产的证券简称变为“珠免集团”。
格力地产与珠免集团的交集在5年前就开始了。2020年5月份,格力地产发布公告表示,拟收购珠免集团100%的股权。当时,免税生意可以说是十分抢手,一则收购公告更是让格力地产的股价不断走高。不过,这笔收购实际上走得颇为“艰难”。在这5年里,格力地产自身风波不断,董事长曾被立案调查,收购也一度终止。2022年12月份,伴随着换帅,格力地产也重新启动收购一事。
2024年12月底,格力地产完成了重大资产置换,置出非珠海区域的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同时置入珠免集团51%的股权。彼时,格力地产承诺,5年内逐步完成对存量房地产业务的去化或处置工作,该等存量房地产业务去化或处置完毕后,公司将整体退出并不再经营房地产业务。
据悉,此次交易拟采用现金交易的方式,目前价格尚未确定。珠免集团方面表示,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开资料显示,交易对手投捷控股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珠海市国资委”)100%间接持股。
珠免集团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的大消费业务及房地产业务等。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加快完成全面去地产化,更加聚焦于免税业务等大消费主业业务。未来,公司将锚定大消费战略主航道,全力打造立足粤港澳、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大消费产业集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外,珠免集团方面表示,本次交易若能够顺利完成,预计将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经营效益。
免税业务扛起业绩大旗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珠免集团的营业收入为17.40亿元,同比下降45.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2.74亿元。珠免集团方面表示,营业收入较2024年同期下滑主要是因为2024年完成了重大资产置换,房地产项目结转收入下降。而亏损的原因则是期内结转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且费用化支出较高。
公开资料显示,房地产业务对于珠免集团的拖累实际上比较大。今年上半年,珠免集团地产业务的收入约为4.25亿元,同比下降超过七成。免税业务已然成为珠免集团的压舱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免税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11.31亿元,净利润为3.9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亿元,有效改善了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份,“退房”的信号就出现了。彼时,格力地产发布公告表示,珠海市国资委将持有的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在划转完成后,格力地产变为华发集团旗下的三级子公司。
“格力地产既有的存量地产项目将进入存量盘活阶段,其也可以和华发集团既有的地产项目进行结合,促进存量项目的消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根据珠免集团披露的9月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的存量房地产业务主要在珠海区域,包括格力海岸、平沙九号、格力广场等。截至今年上半年,珠免集团与房地产相关的存货账面价值约78亿元。
多家企业剥离房地产业务
近两年,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地产业务已经远没有之前吃香,不少公司选择剥离地产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日,南京公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421.SZ)(下称“南京公用”)发布公告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南京中北盛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有的南京中北金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挂牌底价约为3400万元。南京公用方面表示该举措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0308.HK)(下称“香港中旅”)也宣布,拟通过内部重组的方式,将旅游地产业务纳入私人集团公司,以实物分派股份的方式完成分拆。交易完成后,香港中旅则继续聚焦文旅核心业务并维持上市地位。
整体来看,剥离地产业务后,公司普遍会聚焦在一个较为新兴的航道上。珠免集团方面表示,在控股股东的股权被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后,公司开启了资源协同新篇章。公司将依托华发集团雄厚的产业生态,加速优化调整战略运营体系,构建“免税+商管+商贸”生态建设,公司将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争取早日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