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鑫
2025年10月28日下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有关保险连接证券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支持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
根据《通知》,“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是指保险公司将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巨灾风险,比例分保给专门设立的特殊目的保险公司(Special Purpose Insurer,SPI)后,该特殊目的保险公司为募集全额履行上述赔偿责任资金而发行的股权或债权型保险连接证券。
保险公司本就是以管理风险为主营业务,在这基础上的“侧挂车”是怎么回事?
“侧挂车”是保险连接证券的一种,是为了将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向资本市场进行转移的一种手段。由于巨灾风险具有低频高损的特点,“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多与巨灾风险相关。
为何分散风险
监管机构支持境内保险公司发行保险连接证券的原因是,保险公司在经营巨灾风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
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灾害事件。这种事件既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地震、洪水、寒潮、暴雨等属于自然灾害,天津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美国“9·11”等恐怖袭击则属于非自然灾害类巨灾。
我国的巨灾风险具有“复杂、多发、集中”的特点,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台风侵袭;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均不同程度面临洪涝的威胁;此外,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为了将这种巨灾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便产生了巨灾保险。
作为风险管理的策略之一,政府部门等投保人通过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则根据大数原理利用损失分摊的原则通过跨行业、跨地区的投保人降低风险并获得收益,也可以利用再保险的分保方式进一步分摊风险。保险连接证券则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手段。
在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下,巨灾风险带来的损失不断加剧。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约3200亿美元经济损失,为1980年以来的第三高值。极端天气为主要驱动因素:热带气旋致损1350亿美元,次生灾害(如雷暴、洪水、野火等)致损1360亿美元。
巨灾保险多以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共保体形式承保。2015年4月16日,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2024年2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在原有住宅地震保险的基础上,扩展保障责任,提升保险金额,支持商业巨灾保险发展。
除上述政策性巨灾保险,我国保险市场上还有不少涵盖巨灾责任的商业性保险。2014年以来,各地政府相继针对区域特点,开展符合当地风险保障实际的巨灾保险探索,广东、广西、山东、深圳、宁波等20余个省市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和保障需要,陆续建立了地方性巨灾保障制度。
在这些巨灾保险的实践中,有的以居民住房、人身、室内财产为主要保障对象,以实际发生的损失为依据进行理赔;有的以政府救灾和灾害恢复支出为主要保障对象,以震级、降雨量、风速等指标,计算指数触发理赔。
巨灾具有低频高损的特性,有些年份不出险,保险公司的日子相对比较舒服,而一旦出险,保险公司就会面临比较大的损失。
例如,2021年,河南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42.69亿元,保险赔付近120亿元;2019年,台风“利奇马”从浙江登陆,共造成1402.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保险赔付约34亿元。
2024年披露经营数据的近80家财险公司中,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财险公司仅有5家。
如何分散风险
在保险公司承保后,往往通过分保的形式将其所承担的风险向再保险公司转嫁,那么再保险公司又该如何转嫁自己面临的风险呢?
保险连接证券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创新性金融工具。据一位再保险从业人士介绍,保险连接证券的种类并不少,除“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外,还有保险连结债券,如巨灾债券等。2021年,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巨灾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内地保险公司发行巨灾债券。
据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由保险公司以比例再保险的方式将保险风险分给专门设立的特殊目的保险公司。特殊目的保险公司通过发行股权或债权型证券的方式募集赔付资金,并将资金存入信托账户,投资于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以及时支付赔款。
上述负责人称,传统再保险市场对巨灾风险的保险保障有限,“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可以使保险公司从香港资本市场获取额外保障,是对传统再保险市场的有效补充,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我国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渠道。此外,巨灾业务预期波动较大,通过“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保险公司与资本市场共同承担部分巨灾风险,有助于平滑保险公司经营波动,提升保险业应对巨灾风险的韧性。
与传统金融资产相关性低
在目前的市场实践中,巨灾债券是较为常用的一种保险风险管理方式。
与“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一样,巨灾债券同样通过特殊目的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来进行,SPV通常会设在税收相对比较低的地方。发行人(如保险公司)和SPV之间签署再保险协议,把巨灾风险分给SPV,SPV再作为巨灾债券的发行人向投资者发行巨灾债券。投资者向SPV认缴资金。在巨灾债券的存续期内,SPV要按照约定的条款向投资者支付票息。
据中国再保国际部刘颖介绍,1992年,美国发生的安德鲁飓风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巨灾债券;1997年,美林、高盛、雷曼兄弟三家投行共同协助美国联合服务汽车协会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巨灾债券,这只债券也成了未来巨灾债券的一个范本。目前来看,巨灾债券发行人中,有八成是来自美国和百慕大等北美地区,其次是西欧和日韩,其他地区相对占比较小。
2015年7月1日,中再产险作为发起人,通过特殊目的机构Panda Re在百慕大发行了巨灾债券;2022年10月1日,中再产险作为发起人,通过特殊目的机构Greater Bay Re在香港地区发行了巨灾债券。此外,瑞再保险、人保财险等公司也在香港市场发行过巨灾债券。
对冲基金费马资本管理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灾难债券集合,根据其近期的预测,2025年巨灾债券市场规模将增长20%,达到约600亿美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与巨灾债券有着相似的特性——与传统金融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其触发通常与自然灾害相关,不受经济周期等常规市场因素影响,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