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警示函,照出桂林银行风控“裸泳”!原董事长落马只是序幕?
创始人
2025-11-10 16:45:58
0

十余年IPO长跑未果,却接连遭遇业绩滑坡、风控失守与掌门人落马的三重打击,桂林银行深陷多重危机。

桂林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该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但营收和净利润却分别出现2.45%和7.58%的同比下滑。与此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94%,拨备覆盖率降至120%,踩在监管红线上。

更为严峻的是,今年9月,桂林银行原董事长吴东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这家正在IPO辅导期的城商行,正面临业绩与治理的双重考验。

基金销售“无证上岗”资产扩张难掩业绩疲软

从表面数据看,桂林银行仍保持着一定的增长惯性。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达6056.21亿元,较年初增长5.06%。

然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的背后,深层的隐忧清晰可见。

2025年1-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2.91亿元,同比下滑2.45%;实现净利润21.01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7.58%。

这一“收入利润双降”的局面在银行业虽非个例,但其降幅之大,仍值得警惕。

图片来源:桂林银行三季报

利润的“失血点”主要来自两方面:

其一,是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桂林银行利息净收入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利息支出的下降,而非生息资产的有效扩张。财报显示,该行利息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74.38亿元下降至163.87亿元,降幅为6.0%;而利息支出则从94.31亿元降至78.44亿元,降幅高达16.8%。

利息支出的降幅远超利息收入的减少,这在表面上改善了净息差,却也反映出资产端收益能力的减弱。

图片来源:桂林银行三季报

其二,是中间业务呈现“断崖式”收缩,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75亿元降至1.14亿元,同比暴跌了58.5%,业务结构单一的问题日益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桂林银行的中收业务短板在近期暴露得更加明显。11月7日,广西证监局对桂林银行出具警示函,直指其基金销售业务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个别分支机构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基金销售信息管理平台运营维护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二是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和合规风控负责人未对宣传海报出具合规意见书,且个别基金销售宣传海报未突出风险提示。

此次处罚暴露出桂林银行在基础业务环节的合规管理存在漏洞。

资本充足率全面下滑更是桂林银行面临的棘手问题。2025年三季度,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全线下滑,分别降至11.46%、10.47%、8.4%,较去年底分别下降了0.28、0.06、0.34个百分点。这对于一家怀揣IPO梦想的银行而言,无疑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图片来源:桂林银行三季报

原董事长落马暴露治理漏洞资产质量关键指标踩红线

在资产质量方面,桂林银行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

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94%,较年初上升了0.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衡量风险抵补能力的拨备覆盖率却从132%大幅降至120%,已跌至监管要求的120%“红线”。

图片来源:桂林银行三季报

这一升一降,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桂林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正面临严峻考验。

横向比较来看,桂林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也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二季度末(三季度数据尚未公布),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为1.76%,而桂林银行远超这一水平。

原董事长吴东的落马更是暴露了桂林银行内部治理的严重缺陷。

2025年9月30日,桂林市纪委监委一则通报,为桂林银行前董事长吴东的职业生涯画上句号。这位在该行任职近15年、担任董事长超5年的掌舵者,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吴东的违纪违法行为贯穿任职后期关键阶段。2019年至2025年间,他多次收受下属与私营企业主所送礼金,以及高档白酒、名贵药材等礼品,将权力异化为寻租工具。更令人震惊的是,吴东竟直接安排下属通过虚列开支的方式套取公款,专门用于购买茅台酒,既供单位违规招待,也满足个人饮用需求。

吴东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绝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它必然引发市场对桂林银行三个层面的深度质疑:

一是决策流程的公正性:在吴东任职期间,银行的重大信贷决策、投资行为、人事任命是否完全遵循了市场化、合规化的原则?是否存在为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的“蛀虫”行为?

二是内控体系的有效性:为何该行的内部纪检监察、风险控制、合规审计等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违纪违法行为?这套内控体系是形同虚设,还是本身就存在巨大漏洞?

三是潜在资产的真实性:原董事长的违纪违法行为是否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目前账面上的不良贷款是否已充分暴露?

这一切疑问,都让市场不得不重新审视桂林银行财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历史遗留阻碍IPO十余年上市梦恐成泡影

桂林银行上市计划可追溯至2011年,彼时,桂林银行董事长王能首次提出“争取5年内上市”的目标。2015年,桂林银行谋求新三板上市,随后又撤回申请,并表示“希望在条件成熟时直接争取主板上市”。

2019年,吴东曾公开承诺,将带领桂林银行在3-5年内完成主板IPO申报,并表示会适时向广西证监局申报上市辅导。但承诺到期后,该行的IPO进程却进展缓慢,直到2023年8月,才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进入IPO辅导期,距离吴东的承诺已过去近4年。

即便进入辅导期,桂林银行仍未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辅导工作进展报告,该行存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部分自有房产土地因历史原因未完善权属手续,二是存在未决法律诉讼。令人遗憾的是,这两大问题自2023年首期辅导报告中被提出后,截至2025年仍未完全解决,成为阻碍IPO推进的“顽疾”。

更不利的是,桂林银行正面临A股银行IPO的“寒冬”。自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IPO便进入“空窗期”,至今尚无一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监管层对银行上市的审核标准日趋严格。

对于桂林银行而言,当前的处境更为艰难。前董事长落马引发的治理危机,需要时间重塑内部管理体系;业绩下滑与资产质量恶化,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风险处置与业务调整;而历史遗留问题更是直接卡在IPO审核的关键环节。多重压力叠加下,这家曾立志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标杆银行”的区域性银行,其上市梦正站在破碎的边缘。

11月7日,风口财经就财报数据、公司治理等市场关注问题发函、致电桂林银行,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银行上市并非终点,而是高质量发展的起点。若自身“内功”修炼不足,即便侥幸上市,也难逃市场检验。对桂林银行而言,当前要务已非冲刺IPO,而是夯实基础、化解风险,方能行稳致远。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王雪)

编辑:王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厦门象屿集团董事长张水利退休 ... 观点网讯:11月10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及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变更...
热搜!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每经编辑|黄胜 11月10日,“银行App迎来关停潮”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多家银...
研究称 AI 投资回报不佳,企...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继麻省理工学院(MIT)近期一项研究指出,95% 的企业尚未从其 ...
上市第二年就亏损,纳芯微冲刺“... 从11月10日收盘价来看,纳芯微A股股价处于破发状态。从业绩表现来看,公司上市第二年开始亏损,至今未...
黄金“失宠”?消费量下降近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国是直通车 释放清晰信号 中国黄金协会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
【生态环境周观察】报道称光伏硅... 【生态环境周观察】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
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连续12个月...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有色龙头159876) 今日(11月10日)揽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的有色龙头E...
「焦点复盘」沪指四连阳创年内收... 财联社11月10日讯,今日71股涨停,43股炸板,封板率为62%,摩恩电气5连板,洪兴股份4连板,清...
史带财险年内首罚超110万,外... 文|萧晓 编辑/陈小泉 燕梳师院 沉浮30年,史带财险经历了从中资到合资再到外资独资时代。 然而,时...
港股三大指数飘红 零售股表现强... 11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55%,报26649.06点;恒生国企指...
原创 午... 今天媒体讨论最多的是老登和小凳,并称之二者为正面交锋。 因为盘面的走势实在是太分化了,早盘的时候前期...
江天科技IPO:多名合作伙伴和... 本文授权来自《中国民商》 作者:郑勇康 编辑:张佳茗 苏州江天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天科技)主要...
A股慢牛格局延续,看多后市 10月24日大盘突破四浪横盘箱体,完成黄金目标位4018后展开洗盘,在4000点附近换手。一五浪对称...
兴证全球基金庄园芳升任董事长 ...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0日讯 近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告,庄园芳离任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升任董事长、法定...
太二第三季度销售改善,九毛九集... 10月15日,九毛九集团(09922.HK)发布第三季度最新运营表现自愿公告。报告显示,2025年第...
沪指涨0.53%报4018.6... 李晶昀 AI图 A股三大股指11月10日集体高开,沪指直接站上4000点之上。深市盘初快速走低后低位...
幼儿园园长贪污千万案二审再开庭... 被指贪污1079万元,一审被判刑11年的幼儿园园长孟希娟,究竟是国企委派至企属幼儿园的公务人员,还是...
10月份电商物流指数升至113...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孟 珂 11月7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京东集团联合发布数据显示,20...
11月7日共216只ETF获融... 截至2025年11月7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181.0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6.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