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近在税收政策上做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调整。这项措施主要针对那些选择移居海外的富裕人群,设立了一项被称为"结算费"的税收项目,税率设定在20%左右。
这项政策的推出源于2024年10月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提出的预算方案,预计在2025年4月开始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税收计划获得了英国主要政党的共同支持。
具体来说,这项政策要求,当富裕人士移居其他国家时,他们在英国境内的资产,比如房产、企业股权等,如果存在增值部分,就需要缴纳这笔税款。与此同时,英国实行了二百多年的非英居籍税收制度也被取消。以往外籍人士在英国居住,其海外收入在15年内都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现在这个优惠期限缩短到了四年,之后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收入都需要向英国政府申报纳税。就连遗产税也扩大到了全球资产,最高税率可能达到40%。英国政府原本期望通过这些措施填补预算缺口,并预计能增加可观财政收入。
然而这项政策带来的反应却出乎意料。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有相当数量的高净值人士选择离开,这个数字比前一年有明显增长。到了2025年,离开的人数继续上升,其中还包括一些资产规模更大的富豪。
一些知名人士也开始行动。比如金融界资深人士理查德·格诺德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米兰。房地产领域的利文斯通兄弟也在规划搬迁事宜。就连长期在英国投资的华人富商也开始调整他们在英国的资产配置。
伦敦高端房产市场的变化尤为明显。切尔西区域那些价值不菲的住宅,以往备受追捧,现在却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找到买家。有研究机构分析认为,如果高净值人士持续离开,这项新税收政策可能反而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在英国调整政策的同时,其他国家则看到了机会。迪拜继续保持着对富裕人群的吸引力,预计将迎来大量高净值人士。意大利推出了一项固定税额计划,外籍人士每年缴纳一定金额后,其海外资产即可享受免税待遇。新加坡、美国等地也因其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吸引着全球的财富。
一位在伦敦居住多年的商界人士表示,人们并非不愿意纳税,而是更看重所获得的服务和价值。当前英国面临物价上涨、公共服务水平变化等多重因素,这让一些人对是否继续留在英国产生了疑虑。
回顾历史,英国在二战后时期曾实行过较高的遗产税率,导致部分资产所有者选择离开。如今的情况似乎有相似之处。税收政策确实可以帮助政府增加收入,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其对人才和资金流动的影响。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资本和人才总是会流向那些提供更优越环境的地方。当前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活跃程度似乎有所变化,这可能会对英国的长远发展带来影响。
这个案例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思考:如何平衡税收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毕竟,一个地区的繁荣不仅取决于它能征收多少税款,更在于它能为居民提供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财富的流动就像水流,总会寻找最适合的栖息地。当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不能达到预期时,那些拥有选择权的人自然会考虑其他选项。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不知道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分享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