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关于沙特的稀土野心成了热门话题。具体来说,11月19日,美国的稀土公司MP Materials与美国国防部联合沙特阿拉伯矿业公司,共同决定在沙特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稀土精炼厂。提到沙特,大家首先想到的通常是石油。
沙特的经济主要依赖石油收入,几乎是国家财富的来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的石油收入占据了国家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大约有75%。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中石化和中石油紧随其后,成为全球主要的石油公司之一。 沙特的富裕与石油息息相关,其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堪称全球石油行业的巨头,主导着世界的石油市场。 不过,除了石油,沙特还在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除了开采黄金和矿石等资源外,沙特还着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宗教旅游(如朝圣麦加),同时也开始吸引普通游客,开放了电子签证。此外,尽管沙特大部分土地是沙漠,但该国通过绿洲种植椰枣、橄榄等作物,并开展大规模乳品养殖,发展了一定的农业基础。 沙特还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发展迅速,计划到2030年实现本地大部分相关设备的生产。 沙特之所以逐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石油带来的风险太大。油价的剧烈波动让沙特面临收入大起大落的问题,尤其是2014年油价暴跌,沙特首次出现了大规模预算赤字,国家不得不削减开支并寻求外部资金。再者,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发展也可能导致未来石油需求的下降。如果继续单纯依赖石油,沙特的经济很可能陷入困境。此外,依赖石油还会限制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导致就业机会不足,尤其是年轻人难以找到工作。因此,沙特提出了2030愿景,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农业、可再生能源以及私营企业等多元化产业,让经济变得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除了这些发展方向,沙特最近还开始重视稀土资源的开发。沙特本身矿产资源丰富,除了石油,还蕴藏着大量的稀土元素。然而,光有矿藏并不足以让沙特进入稀土行业,因为稀土的真正价值在于提炼和分离技术,而这一技术目前主要掌握在中国手中。这些技术不仅要求高端化学工艺,还涉及环保问题,西方国家很难与中国竞争。因此,如果沙特选择自主研发,将面临极高的技术门槛,无法迅速赶上全球竞争的步伐。全球稀土供应链目前几乎全部依赖中国,而中国也掌握着稀土的提炼技术。因此,沙特本应与中国合作,但最终却选择了与美国合作,原因何在? 表面看,沙特选择美国而非中国似乎有些不合逻辑,但背后却有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沙特几乎在稀土领域没有基础,而美国的MP Materials(美国唯一仍在运营的稀土矿和加工厂)虽然在提炼技术上不如中国成熟,但比沙特的技术要强得多。而且,美国愿意让沙特在该项目中控股51%,沙特能够掌握更多的控制权,而与中国合作的话,沙特可能只能提供矿石,技术和供应链则会受到中国的控制,利润也会流失给中国。 从战略安全角度来看,稀土是许多高端武器、磁铁、电动汽车电机和风力发电等重要材料。美国参与意味着沙特能够保持在军工和战略产业上的独立性。如果完全依赖中国,万一中沙关系恶化,技术和供应都会受到限制。此外,沙特和美国是长期的战略盟友,美国在稀土产业上愿意提供帮助,哪怕美国也面临中国的技术限制。在沙特看来,美国更加可靠,更容易进行谈判和共享技术,而不像中国那样主导整个产业链。虽然近年来沙特与中国在经济贸易上合作加深,但在安全和政治领域,沙特与美国的关系更为紧密。沙特清楚,短期内稀土供应仍需依赖中国,但从长远来看,沙特希望掌握核心的稀土提炼技术,并保持与美国的战略关系。这样一来,沙特既能确保安全,又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不必完全依赖中国合作,从而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