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1万5跌到3500!县城房价崩了,业主亏100万还没人接盘!
创始人
2025-11-24 20:35:27
0

几年前,只要你在县城里买房,就像抓住了升值的门票。

售楼部人满为患,认筹、排队、付定金,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

那时候很多人坚信:县城房价只会涨,不会降。

然而,现如今,当你走进那些曾疯狂抢房的县城,会看到大盘纳闷停摆、塔吊生锈、楼盘变“烂尾楼”,房子从每平米1万5跌到3500也没人问津。

买房热潮仿佛一夜退潮,留下的是一串串失望与亏损。

为什么县城楼市从万人抢购变成买家消失?

其实,这场变局背后,不只是房价的问题,而是人口结构、产业基础、政策红利、城市路径四大维度共同扯动的一根“断弦”。

01

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很多县城的楼市是靠棚户区改造为起点。

许多老房子被拆迁,农民获得货币补偿,再将补偿款投入新房,市场的热情被棚改释放出了强烈信号。

开发商趁机入场,项目遍地开花,一些县城中心的街道,从原本冷清迅速繁荣起来。

商超、餐馆、KTV、样板间一派拥挤景象,人们似乎看到了城镇化和升值的风口。

这个阶段,房子不是靠未来就业增长或产业改善驱动,而是靠补偿款+预期升值。

也就是说,买房的人多数不是县城真正的刚需群体,而是希望赶上末班车。

当大量被拆迁人群有了资金,他们涌入楼市,也推高了房价。

那个阶段,房子像抢购商品,抢就对了。

02

当热潮过去,问题开始浮现。

很多县城房子虽然建了不少,但买它的人却在变少。

年轻人更愿意去大城市工作、生活,他们并没有“回县城买房”的强烈意愿。

而另一方面,县城房地产继续建设,地价低、审批快、投资门槛低,开发商愿意进入。

但这些新建楼盘与真实的刚需脱节,当地人口净流出、年轻人少、就业机会不多。

供应远超需求,从而库存堆积。

此外,开发商为了快速拿地、快速建房,许多房子位置偏僻、配套欠缺、交通不便。

那些房子对买家而言,不具备生活改善的吸引力。

结果是,就算房价降到3500元/平米,也乏人问津。

整个县城楼市从“抢购”到“囤房”再到“停滞”,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

03

房子建得多了,慢慢问题就多了起来。

某些楼盘虽然交付,但质量差、配套差、物业差成为日常。

漏水、墙裂、设施坏、物业收费高而服务弱,这些现象渐渐侵蚀居民信心。

更关键的是,当初宣传的配套完善、交通便利、核心区和未来升值成为空喊。

购房者搬进去发现邻居少、商业少、公共设施少,这种“房子有了、生活没改善”的反差,让许多人后悔。

租赁市场也惨淡,县城房子租金低、需求极弱。

投资预期破裂,自住又觉得性价比不高,房子再便宜,也可能变成负担。

于是,房子从改善型选项变成“压在那儿”的资产。

居住功能和投资功能双双失灵,楼市冷却速度因此加快。

04

房屋价值的持续支撑,需要人口活力和产业基础来养。

但很多县城在经济发展上本就弱势,优质企业少、薪资低、晋升机会少。

年轻人毕业后更多选择留在城市或南方,而非回乡购房。

人口留不住、年轻人不回来,意味着居住需求减少,产业不起来、就业机会少,意味着城市吸引力不足。

这样,县城楼市失去了两个基本支柱。

同时,全国房地产进入房住不炒时代,政策调控收紧,投资属性被弱化。

县城大量房子原本存作投资或者预期升值工具,如今预期消失、买家散去。

换句话说,房价跌至3500元/平米并非偶然,而是群众、产业、政策三条腿都断裂后的必然结果。

05

县城楼市这出从高峰走向冰点的变化,不仅仅是房地产的故事,更是中国城镇化、人口迁移、产业升级三大变局的缩影。

我们不能只把它看作房价波动,而要看到一个更深刻的现实。

当结构不补、当需求不足、当期望值消失,曾被视为稳增长标的资产就变成沉重包袱。

对地方政府、开发商、乡镇父老而言,真正要做的不是再盖房子、搞样板间。

而是留下年轻人、搞好产业链、完善生活配套、提升居住体验。

房子不是目的,生活才是。

对普通百姓来说,也应明白一个道理,房子不仅仅是“信仰”,而是“功能”。

如果城市本身在缩小、年轻人都走了、就业机会都少了,投资房子就像向下跳。

未来的县城,不再需要“房子抬价”的传奇,而需要“城市承载力增强”的实践。

人口是根、产业是魂、城市是器,这三个不在,哪里还有房子支撑?

房价从1万5跌到3500,不只是数字在跌,是一个模式在退场。

真正稳住乡县楼市,不是在房价还没跌时盲目抢,而是在城市价值还没坍塌时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几年前,只要你在县城里买房,就像抓住了升值的门票。 售楼部人满为患,认筹、排队、付定金,一切看起来顺...
跑输大盘6年后,美国中小盘发起... 在经历了数年显著跑输大盘的低迷走势后,美国中小盘股正站在关键的市场转折点上,即将迎来估值修复与宏观驱...
雷军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小米集团... IT之家 11 月 24 日消息,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
法巴天星保险获批开业:注册资本... 瑞财经 王敏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行政许可信息显示,批复同意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金帝系”年内两度出手拿壳,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24日讯(记者 徐晓春)11月22日至23日,宁波中百股权在阿里拍...
北交所上市公司海泰新能发生2笔... 每经讯,2025年11月2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海泰新能(920985,收盘价:8.68元)发生2笔大...
摩根资管:A股未来10-15年... 【摩根资管:A股未来10-15年预期年化回报7.7%】财联社11月24日电,摩根资产管理近日发布《2...
全国超2000位高校学子参加“... 11月22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上海高校约150位学生走...
【利得基金】“反内卷”下,化工... “反内卷”风起,化工景气回升 自2021年三季度见顶以来,基础化工行业已历经近四年的下行周期。进入2...
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延长募...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4日讯 近日,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型证券投...
【Fintech 周报】前三季... 【Fintech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前...
17.5亿!合肥土拍全部底价成... 11月21日,合肥土地市场迎来一场备受关注的土拍。本次出让的三宗住宅地块共计487.3亩,最终全部以...
央行将开展10000亿元MLF... 记者 辛圆 央行11月24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
41岁谢海闻拟15亿入主禾盛新...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来源:图虫 近日,禾盛新材(002290.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
原创 俄... 11月的莫斯科,寒气逼人,但比天气更冷的,是俄罗斯央行的“现金流”。就在20日,央行宣布将出售其储备...
原创 美... 11月23日,关于沙特的稀土野心成了热门话题。具体来说,11月19日,美国的稀土公司MP Mater...
从200万+,跌回到100万内... 文丨东杭州城市研究院 诗怡 已经过去的十月份,杭州二手房“量价齐跌”,可没想到有些板块的二手房已经...
英伟达财报亮眼,缘何暂未提振美... 文:菲奥娜·辛科塔 编辑:吴海珊 “人工智能(AI)泡沫论”近期重挫美国科技股,此前AI股更是创下了...
华帝主动求变,实施渠道一体化变... 来源:新浪证券 11月18日晚,华帝启动营销体系整合,董事会公告营销高层人事调整,经公司提名,第九届...
香港上市条件、流程及中介机构费...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PO热点)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年内港交所已有80只新股上市,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