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刚刚披露的第三季度持仓报告(13F),现金储备创下3252亿美元历史新高、且大幅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表达了这家传奇投资机构对当下的审慎。
除了大笔减持以保留现金,巴菲特也新建仓了谷歌,另外披露的前十大持仓中,唯一逆势增持是安达保险(Chubb Limited)。
巴菲特最新持仓变化,2025.11.15日更新
由于伯克希尔在三季度的增持,目前伯克希尔对安达持股量已超过2700万股,持仓市值维持在80亿美元以上,如今的安达已确认为巴菲特防御性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拼图。
作为全球最大的上市财产及责任保险公司,安达在5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其市值已突破1150亿美元,长期以来,安达的综合成本率(Combined Ratio)保持在80%至90%的优异水平,这意味着其承保业务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盈利能力,而非单纯依赖投资收益。
在当前美股整体估值不低的环境下,安达约11倍至12倍的市盈率,以及连续30年上调股息的稳健记录,为伯克希尔提供了类似于高息债券的确定性回报。
来源:安达保险官网
对于国内朋友来说,安达保险可能比较陌生。事实上它在香港深耕超过50年,在内地,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布局-华泰保险集团。
大概讲一下安达入局华泰的历史:
2002年,华泰保险引入安达集团成为股东,双方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当时安达旗下三家子公司——安达天平、安达北美洲、安达美国控股合计持有华泰22.13%股权,华泰由此成为外资参股险企。
此后多年,安达持续通过受让小股东股份提升持股比例。2022年11月18日,监管批准安达进一步收购华泰股权,使其在华泰保险集团的持股从47.3%大幅提升至83.2%。其中,安达北美洲受让了龙净实业投资等9家公司合计约11.10亿股,安达美国保险公司受让国网英大国际控股和中谷粮油集团合计3.33亿股。
经过后续的股权转让,截至2024年底,安达北美洲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85.53%。
随着安达的入主,业绩方面也持续改善。华泰保险在2024年公司全年保险业务收入199.68亿元,同比增长15.08%;营业收入206.19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13.49亿元,同比增加13.42亿元,为近四年来首次恢复增长。
业务结构上,分红险成为主要增长点。2024年分红险收入达到42.18亿元,同比翻倍,弥补了普通寿险收入下降,并成为推动整体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
目前,安达也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绝对控股本土全牌照保险集团的外资公司。通过华泰,安达拥有了财险、寿险、资产管理等全方位的牌照,持续深耕内地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安达现任CEO Evan G. Greenberg 出身保险世家,他的父亲正是 ACE/AIG 的传奇掌舵者 Maurice R. Greenberg。埃文既继承了家族深厚的保险底蕴,在业内也是更强调风险纪律和现代治理的管理风格而闻名。
安达CEO,Evan G. Greenberg致股东信
在美国保险行业,也经常卷低价抢市场。比如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压低定价、放松核保也常常发生。
不过埃文多次在股东信中强调他们的运营观念是“不做亏本生意”。他对承保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宁可放弃规模,也不接受损害风险回报的增长。这种策略直接反映在安达长期保持 80%–90% 的综合成本率上(远高于美国同行),因此回头看公司的财报,即便在资本市场低迷、投资收益承压的年份(比如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安达仍能依靠承保业务盈利。
要知道,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很多保险公司承保业务可能略赚甚至亏钱,主要靠依赖投资赚钱,长钱都可以靠承保业务赚钱的并不多。
目前,安达稳定的股息也非常吸引人。公司已连续31年提升分红,穿越了互联网泡沫、全球金融危机和疫情等多轮冲击,股息从未中断。对于长期主义的伯克希尔而言,安达对风险的审慎态度与稳健经营,大概正是巴菲特持续增持的原因之一。
从巴菲特长期偏爱安达,也能看出价值投资对“好公司”的真正定义。放在当下分红险市场,判断产品背后的公司同样重要--值得长期托付的保险公司,不太取决于保费增长速度或品牌,而在于它如何看待风险,以及核心经营数字是否稳健(如偿付率、风险评级等)。理解这一点,也是我们选择好保险公司的底层逻辑。
▒ 声明:文章内容为大鱼测评原创,不代表任何其他机构观点。保险配置需根据自身需求、条件谨慎抉择,大鱼测评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直接投保建议,仅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