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了!”一位在文玩行业沉浮二十多年的朋友这样对我们说。
他还非常惋惜地说:“前几年九眼天珠曾靠着藏传佛教的神秘光环被炒到天价,如今也算崩了。李连杰佩戴的九眼天珠知道吧,被传价值过亿,可又能怎样?一样带不火这个行业。”
仔细盘点一下,这几年的文玩收藏市场,确实没了往日的狂热,割韭菜的剧本再也演不下去,曾经被中产争相追捧的各类藏品,如今纷纷陷入崩盘泥潭,这也让不少中产损失惨重。
崩盘的文玩市场
文玩核桃从万元一对的掌上明珠,沦落到100元三对的按斤甩卖,市场规模萎缩92%。
黄龙玉、崖柏价格较炒作顶峰下跌90%以上,大量囤货的中产玩家被套牢。
砗磲、红珊瑚因政策禁售,被压缩到了极小的特殊领域,普通文玩市场和消费场景中,基本见不到合规流通的砗磲、红珊瑚制品。
天珠因仿品泛滥导致信任崩塌,电商平台百元仿品占比超90%,天价天珠已经没有什么市场认可度了。
不过,这些暴涨暴跌的风浪对于和田玉老玩家来说,他们见多了,一些行业的崩盘都在意料之中。
毕竟随着消费者对文玩市场的了解加深,他们更加注重文玩的真实价值和文化底蕴,不再盲目跟风购买,这种理性回归使得各种文玩逐渐回归理性价格区间。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几年中产赚钱也变得困难了,所以他们自然会节省开支,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而文玩价格畸高的文玩首当其冲。
有人说,这些文玩市场崩盘,本质上还是因为中产不买账了,割不动中产了,行业自然会遇冷。所有文玩市场几乎概莫能外。
不过也有例外。在行情下跌甚至崩盘的热潮中,和田玉和翡翠这两个老牌市场,受到的影响并不大,直到今天,那些精品料的价格依然是高高在上,让人望玉兴叹。
有人说,和田玉市场不可能不跌。
确实如此,大经济浪潮的影响,任何行业都难独善其身,但可以减小伤害。
低端和田玉市场跌与涨
在低端市场,和田玉的价格确实回落不少。
我们以青海料为例,作为低端市场的主力品类,青海料的价格跌幅尤为突出。2025 年其价格较 2023 年已下跌30%甚至更多。
比如某直播平台上前两年还要价三千元的青海料珠串,2025 年直接标价九百八甩卖;去年标价 300 元的青海料吊坠,2025 年 150 元左右就能入手。
还有数据显示:2024年线上低端和田玉平均成交价较2021年下跌38%,其中9.9元引流款、百元内手串占比从23%升至41%,500元以下低端品类价格跌幅最大,部分普通山料挂件价格甚至腰斩。
不过让人震惊的是,低端和田玉的价格虽然跌了,但销量反而提升了不少,这也可以说是各种直播平台和网络销售平台立下的汗马功劳。
有电商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和田玉品类销量同比增长27%,其中300-800元中端亲民款贡献了62%的销量,不少中产选择用千元内预算入手日常佩戴款,既满足了审美需求,又无需承担过高风险。
价跌量涨,玩家群体激增,和田玉可谓真正走进了大众消费市场。
让人意外的高端和田玉行情
与低端市场的价格波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端和田玉市场竟然如此抗跌,这也出乎很多玩家的意料。
本来很多人想的是,趁市场低迷精品料价格暴跌,他们可以入手一些平时想买却买不起的料子。
但精品料、高端料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抗跌性。
数据显示,2021-2024年期间,文玩行业整体价格指数下跌48%,但高端和田玉价格指数仅微降2.3%;
精品籽料因开采量锐减,红皮白肉、聚红皮等特色籽料更是一料难求,料荒使得一些精品料的行情岿然不动,未出现丝毫下滑。
其实,对于文玩市场来说,要想长盛不衰,必须得有文化底蕴的支撑才行。
和田玉能横贯古今,靠的从来都不是炒作,而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和八千年的文化底蕴。但即便如此,和田玉也避免不了两极分化的行情走势。
毕竟,中产是没那么好割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