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长跑者谈长期主义|15倍基打造者,摩根资管杜猛的十四年修炼,让投资回归时间与价值共振
创始人
2025-11-24 18:31:49
0

当市场被短期涨跌裹挟,当追涨杀跌的声音淹没理性,总有一群人选择站在时间的这一侧。不追逐转瞬即逝的热点,不沉迷短期排名的狂欢,而是以深入研究为锚,以坚定信念为帆,将目光投向企业成长的本质与经济前行的长期趋势。财联社推出“绩优长跑者谈长期主义”专栏,深度访谈这些坚守长期主义的基金经理,拆解他们如何在市场波动中筛选优质资产,如何用耐心对抗焦虑,如何让时间成为投资路上最坚实的盟友,最终让复利的力量结出丰硕果实。

财联社11月24日讯(记者 吴雨其)十四年时间,在多数基金经理的职业轨迹中已足以经历多次产品更迭、风格切换与角色变动。但对杜猛来说,这十四年只有一件事值得坚持:在摩根新兴动力这只基金上,专注做好成长股投资。自2011年开始管理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至今,在行业内日益减少的长期陪伴者中,杜猛显得格外沉静,也格外笃定。

这份坚持并非出于惯性,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他始终坚信,真正能穿越周期、兑现长期回报的,是那些能够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非一时受追捧的热点标的。“成长股的价值兑现,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在他看来,投资最关键的不是踩准节奏,而是与伟大企业并肩前行,把时间交给价值、把净值交给成长。

记者翻阅了过往季报发现,相比频繁择时调仓,他选择用低换手率、深入研究与长期跟踪的方式管理组合。与他交流中发现,他不追求短期排名的光环,也不急于兑现浮盈带来的短暂成就。他的投资框架中没有“赌”的成分,而是一套由产业趋势与公司基本面支撑起来的长期体系。

在杜猛看来,长期主义从不是一种性格偏好,而是一种需要修炼、需要方法论支撑的专业选择。

摩根资产管理杜猛

十四年如一日:成长股投资的“时间土壤”

从2011年管理“摩根新兴动力”开始,杜猛就将成长股作为核心投资方向,这一坚持贯穿了十四年牛熊转换的周期。他强调,成长股投资的核心是赚企业长期增长的钱,而非市场短期波动的钱。这类企业的价值兑现往往需要时间积累,品牌、技术、市场份额的构建都非一朝一夕。长期主义提供了“时间的土壤”,让投资者可以静待企业开花结果。

杜猛回忆,最初的管理阶段并不轻松,2011年正值市场调整周期,投资环境充满不确定。他选择在混沌中寻找结构性机会,并顶住短期业绩压力,构建起基于产业趋势和公司价值的底层投资逻辑,“投资是一场长跑,比拼的不是短期冲刺速度,而是持久的耐力和定力。”

也正因如此,根据季报显示,该基金历史上超过8个季度出现在季末重仓股的同一个股共有23只,最长出现的季度数为38个季度。这一长期持股策略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度研究和对未来3-5年成长路径的研判。他更倾向于逆周期操作,在非理性下跌中加仓,在成长逻辑证伪或估值透支后果断减持,以此优化组合的长期性价比。

这一套长期投资逻辑也在业绩上得到了印证。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该基金任职以来总回报达到796.77%,年化回报16.52%。出色的超额收益,正是他十余年如一日坚守时间价值与企业成长逻辑的最好证明。

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作为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旗下的首只基金产品,于2019年起由杜猛管理,相较于侧重新兴产业方向的摩根新兴动力基金,它定位为一只覆盖全市场的基金,投资视野更为广阔。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杜猛任职以来该基金年化回报达19.13%,自成立以来的累计总回报高达1513.25%,成为市场中为数不多的成立以来“15倍基”之一。

长期主义不是信仰,而是系统性框架

许多人以为“长期主义”是种人格特质,而杜猛则强调,这更应是一种可以被验证、反复迭代的投资方法论。他的投资体系建立在两个维度上:一是产业趋势与基本面研究带来的信念,二是“胜率+赔率”的动态仓位配置原则。

“我们会参考基准配置结构,控制主动偏离,避免集中持仓导致组合暴露于单一风险。”杜猛表示。他用“稳定器”“核心配置”“参与型仓位”三种方式将个股分类管理,依据不同确定性与空间调整权重比例,这使得整个组合在追求进攻性的同时,更具韧性。

从季报可以看出,过去十余年,他准确把握多轮产业趋势——从苹果链到新能源上游,从AI算力到创新药物。每一次布局,既有“自上而下”的趋势判断,也有“自下而上”的龙头筛选。他常说:“任何一笔投资,都是对时代趋势的把握。”他投资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升级、技术崛起和产业进化。

信念与修炼:穿越周期的关键底气

面对市场的焦虑与不确定性,杜猛选择的策略是“回归产业本质,与优秀企业同行”,这都源于其对产业趋势和企业经营数据的高频跟踪。

“投资比的是谁能看得远、看得准、坚持得久。”杜猛说。

杜猛也坦言,科技股的波动性确实高,但风险管理的核心不在于降低仓位,而在于避免买错,确保投资对象具备真实成长能力。他尤其警惕伪主题的炒作,强调研究的厚度才是抵御风险的关键防线。

对于未来,杜猛持续看好新能源、AI与医药产业。“动力电池已进入量价齐升反转周期,AI正处于指数级算力需求上升通道,而创新药出海也将成为新的结构性机会。”杜猛的判断,仍然基于长期视角和产业规律,这也是他穿越多个周期始终稳定如一的底气来源。

在这场关于长期主义的对谈中,杜猛不仅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与实践框架,也分享了他对成长股、产业趋势以及组合管理的深度理解。相较于常见的“坚定持有”式口号,他所构建的是一个在多轮周期中反复迭代、不断进化的长期投资体系。

杜猛的回答往往直指本源,既有方法论层面的清晰推演,也有实操路径上的具体例证。财联社记者进一步选取了访谈中几个未在正文中详细展开的问题及其原声答复,作为对前文内容的延伸与补充,也为读者更全面理解杜猛的投资风格与思考逻辑提供另一扇窗口。

Q:您的投资策略以成长股为核心,为什么长期主义和成长股投资高度契合?

杜猛:成长股投资的核心是赚企业长期增长的钱,而不是市场博弈的钱。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一家龙头公司的壮大,需要时间的积累。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其技术壁垒、品牌价值、市场份额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成长股的价值兑现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来看,成长股的股价会受市场情绪、宏观因素影响而剧烈波动,但长期看,其股价的锚,一定是其内在价值的增长。

我们的超额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伴随这些行业龙头共同成长。如果缺乏长期视角,很容易在短期波动中下车,错失最大的涨幅。只有秉持长期主义,我们才能忽略短期噪音,穿越波动,真正分享到企业成长的核心收益。

Q:您提到换手率较低,淡化择时,能否具体阐述这背后的思考及其对基金表现的影响?

杜猛:低换手率源于我们的投资初心——赚企业成长的钱,而非交易的钱。我们对重仓股进行深度研究,追求的是“买入并持有”带来的复利效应。频繁交易不仅会增加摩擦成本,更可能因为追逐市场热点而错失长期牛股。我的基金长期显著跑赢业绩基准,通过业绩归因显示,新兴动力基金的组合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选股,这验证了将精力聚焦于挖掘优质公司并长期陪伴的有效性。

Q:在您管理产品在多个时间阶段取得了优异的业绩。您认为这一成绩背后,长期投资发挥了怎样的核心作用?

杜猛:如果没有长期投资的视角,我们很可能在股价上涨早期阶段就获利了结,从而错失了后面更大的涨幅,无法完整享受到龙头公司数十倍的增长历程。长期投资让我能够完整地分享到企业从中小市值成长为大市值公司的全过程,长期投资让我能够坚定持有,让优质公司的价值增长充分体现在基金净值中。可以说,绝大部分超额收益都是买入并持有而获得的,而不是“交易”出来的。

Q:近年来科技股波动性较大,您如何看待风险管理与长期成长机会之间的权衡?

杜猛:科技股的高波动性源于其高成长性和高不确定性。我认为,风险管理核心不仅是通过降低仓位来规避波动,而是通过深度研究和组合管理来实现。

①聚焦真成长,规避“伪主题”: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我投资的是有坚实基本面支撑、有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的“真成长股”,而不是纯粹的概念炒作。这需要通过扎实的研究来辨别。投资主要的风险不是源于波动,而是来自于“买错”。

②严格估值纪律:即使在看好一个公司长期前景时,也会追求业绩与估值相匹配,在坚持高盈利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兼顾估值。这本身就是在管理下行风险。

③适度的行业分散:参考业绩基准的行业比例,决定超配低配,并进行适度的偏离,但不会非常集中到某一个申万行业上,避免过度集中在单一细分赛道,降低个体风险对组合的冲击。

Q:当市场迷茫或震荡时,您如何在焦虑和不确定中保持理性?有没有具体的经历可以分享?

杜猛:我的方法是 “回归产业本质,与优秀企业同行”。在市场恐慌时,我会更频繁地跟踪产业和公司,验证企业的产品、订单和经营状况。只要确认公司的长期成长逻辑未被破坏,管理层仍在积极进取,那么市场的悲观情绪反而有望为我们提供以更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投资最终是比谁看得远、看得准,谁能坚持得久。对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理性的最大底气。

Q: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您对“长期主义投资”的理解,您会怎么说?

杜猛:投资应着眼于长期价值,避免短期择时。市场的短期波动难以预测,而长期来看,优质资产的价值或将不断增长。投资应关注长期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进行长期投资。

相关话题: 绩优长跑者谈长期主义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几年前,只要你在县城里买房,就像抓住了升值的门票。 售楼部人满为患,认筹、排队、付定金,一切看起来顺...
跑输大盘6年后,美国中小盘发起... 在经历了数年显著跑输大盘的低迷走势后,美国中小盘股正站在关键的市场转折点上,即将迎来估值修复与宏观驱...
雷军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小米集团... IT之家 11 月 24 日消息,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
法巴天星保险获批开业:注册资本... 瑞财经 王敏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行政许可信息显示,批复同意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金帝系”年内两度出手拿壳,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24日讯(记者 徐晓春)11月22日至23日,宁波中百股权在阿里拍...
北交所上市公司海泰新能发生2笔... 每经讯,2025年11月2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海泰新能(920985,收盘价:8.68元)发生2笔大...
摩根资管:A股未来10-15年... 【摩根资管:A股未来10-15年预期年化回报7.7%】财联社11月24日电,摩根资产管理近日发布《2...
全国超2000位高校学子参加“... 11月22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上海高校约150位学生走...
【利得基金】“反内卷”下,化工... “反内卷”风起,化工景气回升 自2021年三季度见顶以来,基础化工行业已历经近四年的下行周期。进入2...
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延长募...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4日讯 近日,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型证券投...
【Fintech 周报】前三季... 【Fintech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前...
17.5亿!合肥土拍全部底价成... 11月21日,合肥土地市场迎来一场备受关注的土拍。本次出让的三宗住宅地块共计487.3亩,最终全部以...
央行将开展10000亿元MLF... 记者 辛圆 央行11月24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
41岁谢海闻拟15亿入主禾盛新...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来源:图虫 近日,禾盛新材(002290.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
原创 俄... 11月的莫斯科,寒气逼人,但比天气更冷的,是俄罗斯央行的“现金流”。就在20日,央行宣布将出售其储备...
原创 美... 11月23日,关于沙特的稀土野心成了热门话题。具体来说,11月19日,美国的稀土公司MP Mater...
从200万+,跌回到100万内... 文丨东杭州城市研究院 诗怡 已经过去的十月份,杭州二手房“量价齐跌”,可没想到有些板块的二手房已经...
英伟达财报亮眼,缘何暂未提振美... 文:菲奥娜·辛科塔 编辑:吴海珊 “人工智能(AI)泡沫论”近期重挫美国科技股,此前AI股更是创下了...
华帝主动求变,实施渠道一体化变... 来源:新浪证券 11月18日晚,华帝启动营销体系整合,董事会公告营销高层人事调整,经公司提名,第九届...
香港上市条件、流程及中介机构费...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PO热点)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年内港交所已有80只新股上市,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