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创新药IPO大堵车
创始人
2025-11-24 21:54:44
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深蓝观)

李昀 | 撰文

王晨 | 编辑

今年,港股融资形式大好,不少公司想抓住这一波机会,因此IPO也出现了严重堵车的情况。

据中证报,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87只新股IPO上市,IPO募资总额超2400亿港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今年以来共有16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超80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港交所排队。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目前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大概有300家。

今年在香港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也格外多。恒瑞、映恩等23家企业登录港股,仅上个月最后一周就有8家企业相继提交上市申请。

“并不单单是要赶港股行情上升的窗口期,”一名投资人这样解释创新药的IPO热,“同时还要抓住这一波出海的机会。其实还是挺生死攸关的。没有融资,就做不了BD需要的数据,很可能就错过这十几年难遇的红利。”

一位长期关注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向我们表示,当前企业在选择上市地点时,港股依然是优先项:节奏更快、确定性更高、募资更灵活、市场反馈更直接。尤其在创新药领域,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未盈利阶段,而科创板尽管近来有“开闸”迹象,但多数创新药企业仍难以满足其盈利或细分指标要求。在这样的结构性因素叠加下,港股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吸引力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多位市场人士判断,港股的生物医药上市热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但有相关人士表示,最近因为赴港股上市企业增多,相关部门人手不够,从外地借调人员等因素,等待时间变慢。

-01-

翻倍的IPO数量

今年,已经成功港股IPO的生物医药企业多达23家,比去年翻了一倍。

这种繁荣一部分可以归功于政策调整:今年8月,港交所推行了IPO发售和定价机制改革,将建簿配售部分的下限从50%下调到40%。这也意味着基石投资人占比上限扩大,降低了破发风险;同时,发行人还可以灵活设置10%–60%的公开认购比例,使得上市定价波动更加可控。

港股一直都是很多企业的折戟沉沙之地。多家创新药企都在过去递过表,但出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在今年又再次发起冲击。例如贝达药业、迈威生物等。

尽管政策调整给了企业一个更稳定的发行环境,但发行门槛并没有降低。另一名长期关注港股的投资人提到,就他目前得到的信息来说,今年港交所门槛并没有降低多少。

“只不过A股、美股收得更紧了,所以港股就成了唯一的出口。”扎堆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如此现象,势必带来资源挤兑。除了审批申请的速度被拖慢外,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也很快陷入“不够用”的状态。据上述投资人说,愿意并且有能力把公司推到港股的投资机构本身并不多。“即使是头部,一个季度能认真研究的项目也就几个。不可能有多少做多少。”

因此,即使因为行情转好,投资人们比之前更放得开手脚;但在市场上基石投资人有限、项目额度有限的情况下,最终能得到大资本青睐的IPO企业也不会太多。

这种幸运的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强劲、长线稳定的大龙头,比如恒瑞医药,今年港股IPO时基石投资者就锁定了发行份额的43%;另一类是发行时愿意折价、同时潜力巨大的小而美企业,例如一家ADC领域的头部公司,公司在港股IPO时引入的基石投资者多达15家。

相比之下,其它企业在基石投资方面显得不足。比如银诺医药,基石投资者锁定的股份占全球发售股比仅 11.49%;一家近期再次冲击港股的公司,也只吸引了5家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占全球发售股份的比例仅为低于10%。

一些公司把发行股份的绝大部分都给了建簿。上述投资人提到,建簿配售虽然是机构,但是短期资金流动性高、常见套利现象。“如果是满足短期内融资需求的话,其实也无可厚非。”他说。但企业依然需要做好长期估值管理的准备。

-02-

A+H更香

今年,港股IPO热潮之下,不少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再次递表港股,寻求双重上市。除了恒瑞已经成功以外,科兴制药、泽璟制药、博瑞医药等都已递表。

从目前信息来看,这些企业在港股的发行价普遍给出了20%-40%的折让幅度,基石投资者占比也至少在23%以上,显示出不小的诚意。

与A股相比,港股投资者结构更国际化,机构参与比例高,建簿配售和基石投资可以快速锁定较大金额资金,为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持续保障。

在上述投资人看来,这些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是最应该去赶这一波IPO热度的。“其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是很成熟的公司了。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要考虑国际化布局,必须要走出A股的地盘。”

因此,赴港IPO也是一种国际化战略举措。通过港股上市,公司不仅能获得海外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也能借助国际投资者对研发项目的评估形成参考价值,为未来BD合作、跨国并购甚至海外上市做准备。

尤其是创新药企业,研发周期长、投资回报不确定,通过港股可以让国际投资者提前了解研发管线,有助于建立长期信任和合作渠道。

但这也并不绝对。在上述投资人看来,有些来香港IPO的A股企业,既没有创新驱动,国际化需求也并不迫切。“这类企业在A股估值可能已经达到峰值,来香港发行量也不大,出来折腾一下只是为了增加资本运作的空间。”

而对于那些不急于扩大知名度和公司规模的中小型企业,通过BD合作获得研发资金、或者通过私募基金锁定长期投资,可能更加适合。

“能理解这些企业在商业化上有融资压力,但越是缺钱,越要谨慎。”上述投资人建议,“因为IPO也是有成本的,发行费用、路演、上市维护,都要花很大精力。”

-03-

一些项目速度放慢

过去一年,港股 IPO 尤其是生物医药项目明显增多,而随着市场体量扩大,企业普遍感受到一个趋势:港股上市已不再是“港交所单线审核”,而逐渐形成“港交所审核 + 内地备案与信息提交 + 个别项目多部门协同”的新格局。

这一判断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 在2023 年 3 月起实施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将“所有境外上市”纳入证监会备案体系;

多家投行人士表示:“过去是港交所主审,近两年则需要同时与内地监管部门保持沟通”。

一家投行人员提及今年对赴港上市企业审批流程的感受:“相比过去主要对接港交所问询,现在需要额外向内地监管机构提交材料,并按照要求对企业业务范围、合规情况、股权架构等细节作出更全面的说明。”

有一些证明材料,在他们以往的监管沟通中并未被明确要求,这些材料本身并没有实质难度,但由于牵涉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层级,加上部分事项原本并无标准模板,企业需要花费额外时间沟通、协调与取得正式文件。

“港交所审问询、内地监管机构做备案或信息确认,再叠加部门之间的沟通节奏,这三条线需要同步推进。只要有一条线滞后,整体时间就会往后顺延。”上述人士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几年前,只要你在县城里买房,就像抓住了升值的门票。 售楼部人满为患,认筹、排队、付定金,一切看起来顺...
跑输大盘6年后,美国中小盘发起... 在经历了数年显著跑输大盘的低迷走势后,美国中小盘股正站在关键的市场转折点上,即将迎来估值修复与宏观驱...
雷军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小米集团... IT之家 11 月 24 日消息,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
法巴天星保险获批开业:注册资本... 瑞财经 王敏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行政许可信息显示,批复同意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金帝系”年内两度出手拿壳,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24日讯(记者 徐晓春)11月22日至23日,宁波中百股权在阿里拍...
北交所上市公司海泰新能发生2笔... 每经讯,2025年11月2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海泰新能(920985,收盘价:8.68元)发生2笔大...
摩根资管:A股未来10-15年... 【摩根资管:A股未来10-15年预期年化回报7.7%】财联社11月24日电,摩根资产管理近日发布《2...
全国超2000位高校学子参加“... 11月22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上海高校约150位学生走...
【利得基金】“反内卷”下,化工... “反内卷”风起,化工景气回升 自2021年三季度见顶以来,基础化工行业已历经近四年的下行周期。进入2...
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延长募...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4日讯 近日,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型证券投...
【Fintech 周报】前三季... 【Fintech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前...
17.5亿!合肥土拍全部底价成... 11月21日,合肥土地市场迎来一场备受关注的土拍。本次出让的三宗住宅地块共计487.3亩,最终全部以...
央行将开展10000亿元MLF... 记者 辛圆 央行11月24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
41岁谢海闻拟15亿入主禾盛新...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来源:图虫 近日,禾盛新材(002290.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
原创 俄... 11月的莫斯科,寒气逼人,但比天气更冷的,是俄罗斯央行的“现金流”。就在20日,央行宣布将出售其储备...
原创 美... 11月23日,关于沙特的稀土野心成了热门话题。具体来说,11月19日,美国的稀土公司MP Mater...
从200万+,跌回到100万内... 文丨东杭州城市研究院 诗怡 已经过去的十月份,杭州二手房“量价齐跌”,可没想到有些板块的二手房已经...
英伟达财报亮眼,缘何暂未提振美... 文:菲奥娜·辛科塔 编辑:吴海珊 “人工智能(AI)泡沫论”近期重挫美国科技股,此前AI股更是创下了...
华帝主动求变,实施渠道一体化变... 来源:新浪证券 11月18日晚,华帝启动营销体系整合,董事会公告营销高层人事调整,经公司提名,第九届...
香港上市条件、流程及中介机构费...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PO热点)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年内港交所已有80只新股上市,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