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卜岚 通讯员 肖昱昊
近日,一则看似普通的拍卖公告悄然刷屏地产圈:四川西昌市将144套国有房产分三个资产包挂上京东拍卖平台,竞买人只需首付25%。不仅仅是西昌市,北京、广州、福州、长沙等地方“国资”平台在今年也都有公开出售房产的案例。国资平台出售房产“变现”,是售房“回血”还是“优化”存量?
多地国资平台出售房产“变现”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国资平台的售房行动开始频繁出现。
据悉,四川西昌市一口气推出144套国有产权住房,分三个资产包拍卖:礼州中学经济适用房35套,袁家山桂苑小区69套,西城、东城改善型住房40套,均价最低仅3017元/平方米,部分房源还附带固定车位,竞拍者可享受二点五成首付的按揭政策。对比西昌当前约8793元/平方米的二手房挂牌均价,这批房源平均折扣超30%。
11月14日,贵州大诚建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降价延期)位于重庆、江门、安顺等地11处房产,总价格在22万—73万元,处置房源中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
而在之前,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旗下公司也曾挂牌出售111套房产,福州长乐区也官宣302套空置住宅打包转让。此外,广州、烟台、淄博等地也纷纷加入。
在长沙,据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显示,长沙市芙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挂牌了恒大江湾三期26栋13套住宅用房,均价从6560—7270元/平方米不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河西支行也在挂牌转让芙蓉区黄兴中路168号两处房产,其中902号房为139平方米住宅,起拍价101.9万元。
国资密集售房可能影响二手房价格
住宅、商铺、车位……从西南小城到一线都市,地方国资平台正通过产权交易所密集挂牌出售房产,一场全国性的国有资产盘活行动悄然进入高潮。
“地方城投承担着各种基建、保障性住房等建设性任务,地方财政对其上缴利润、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又在加强,对其而言有着变现资产的动机。”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今年以来国资密集售房,其主要原因包括“资产优化的瘦身策略”“资金压力下的回血需求”“政策推动的盘活行动”等。
业内人士指出,国资平台已开始出售房产。究其原因,是部分建筑公司因无法收回工程款,只得通过出售工抵房来变现;另有部分则是为了处理非核心资产,或是盘活与民企合作的房源。归根结底,这些举措旨在盘活存量资产,“国企出售房产均遵循正规流程,且单个案例的规模相对较小,对整体市场的冲击较为有限。然而,当前参与房产出售的主体日益增多,尽管单个主体的交易量不大,但累积起来无疑会增加市场供给,这可能会对二手房的价格和成交周期产生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