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四大营销平台怎么选?
2025 年双 11 刚过,某美妆品牌市场总监李阳看着后台数据直挠头:同样花了 50 万预算,蒲公英平台带来的笔记曝光量是聚光的 3 倍,但聚光的转化率却反超 20%。更让他费解的是,新上线的乘风平台明明承诺“种草到转化闭环”,实际 ROI 却不如老伙计千帆。
这不是个例。自从小红书把营销体系拆分成蒲公英、聚光、千帆、乘风四个平台后,不少品牌方都陷入了“选择困难症”。有人把蒲公英当“朋友圈广告”乱投,有人用聚光追热点却忘了设置转化目标,还有人在千帆开了店却不知道能投直播推广。
本文详细拆解这四大平台,看完你就知道 10 万预算该怎么分,新品牌和成熟品牌分别该怎么组合,以及那些月销百万的案例到底用对了哪个平台的隐藏功能。
蒲公英平台:内容种草的“朋友圈广告”
如果你想让用户刷着刷着就被“不经意”种草,那蒲公英就是你的菜。这个平台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帮品牌找到对味的博主,让他们用自己的风格写笔记——注意,这里的笔记没有“广告”标识,看起来跟普通用户分享一模一样。
比如完美日记推新品唇釉时,会在蒲公英上筛选“美妆教程”类博主。平台会根据博主的粉丝画像(年龄、地域、兴趣标签)和历史笔记数据(互动率、种草转化率)进行匹配,有点像“相亲介绍所”。品牌可以直接看到博主的报价,从素人几十块到头部达人几十万不等,按单篇笔记付费。
最妙的是内容把控权在品牌手里。你可以要求博主突出“哑光质地”还是“持久度”,甚至能多次改稿。去年有个底妆品牌通过蒲公英找了 100 个中腰部博主,统一强调“8 小时持妆”,结果相关笔记互动量平均达到 4.8 万,直接带火了“扒皮测评”这个细分品类。
2025年蒲公英平台推出健康等级(0-100分)与真诚分双轨制评估体系,其中真诚分主要考核内容真实性、粉丝互动质量及商业履约率。同时加强AI生成内容管控,要求所有AI创作内容必须明确标注,且人工修改比例需≥50%。
不过想进这个“朋友圈”有门槛:品牌得先完成专业号认证,个人号不行。而且别指望投了就能马上卖货,蒲公英更像“品牌形象宣传员”,适合新品上市、场景教育这类长期种草需求。多数案例显示,通过持续种草能有效提升品牌搜索排名,部分品类半年内自然搜索排名可提升30%以上。
聚光平台:精准打击的“狙击步枪”
如果说蒲公英是“润物细无声”,那聚光平台就是“精准狙击”。这个平台的笔记会直接标上 “广告” 二字,但好处是可以像打游戏开瞄准镜一样,精准定位到你的目标用户。
比如你卖的是“敏感肌面霜”,就能在聚光后台设置定向:25 - 35 岁女性,关注“护肤”“敏感肌修复”,最近 7 天搜索过“泛红怎么办”。出价方式类似拍卖,你可以设置“单次点击最高出价X元”,系统会帮你跟其他品牌竞价。如果你的素材点击率高,还能拿到平台的“流量奖励”,相当于“出价低还能排前面”。
聚光最牛的是“搜索追投”功能。假设用户最近搜过“抗老精华”,就算当时没点广告,之后一周刷信息流时,你的广告还是会“阴魂不散”地出现。数据显示,这种“信息流 + 搜索”的组合拳,能让用户决策周期缩短 40%。
2025年聚光平台新增三大核心功能:批量启停计划(支持同时操作200+广告组)、移动端数据视图(实时查看核心指标)及24小时专属客服响应通道。多数案例显示,使用批量操作功能可使账户管理效率提升50%以上。
不过这玩意儿对新手不太友好。有个服装品牌第一次用聚光,没设置“地域定向”,结果预算全花在了偏远地区,转化率低得可怜。记住,用聚光一定要明确“优化目标”:是要曝光量、互动量还是直接跳转到淘宝?不同目标的出价策略完全不同。
千帆平台:电商商家的“货架促销员”
如果你已经在小红书开了店,那千帆平台就是你的“专属促销员”。这个平台的核心是“按点击收费”,用户点一次你的商品链接,你才掏钱,有点像“超市导购员拉人提成”。
跟其他平台相比,千帆有个独门武器:直播推广。你可以投钱让自己的直播间出现在更多用户的首页,或者给优质的带货笔记“加热”。有个卖零食的商家,在直播间推新品时用千帆投了“点击付费”,用户点进直播间就算一次点击,成本比聚光低 30%,但转化率反而更高——毕竟看直播的用户本身就有更强的购买欲。
2025年千帆平台推出两大核心功能:电商行为人群定向(可针对浏览/加购/购买等行为分层投放)和直播间ROI目标功能(系统自动优化投放策略以达成预设ROI)。同时实施0门槛开店政策,并提供运费补贴等商家扶持措施。行业平均水平显示,使用电商行为定向的广告转化率比普通定向高60%左右。
千帆的门槛也很明确:必须开了店的专业号才能用。而且它默认“全站直投”,也就是说你的广告可能出现在博主笔记的评论区、搜索结果页,甚至其他商家的直播间旁边。多数案例显示,通过精准定向高意向人群,客单价提升空间可达50%-150%。
乘风平台:从种草到下单的“一条龙服务”
最后登场的乘风平台,是小红书野心最大的一步棋:从种草到下单,全程在一个 app 里完成。最狠的是,这里的广告没有标识,而且能直接跳转到你的小红书店铺,不用再跳转到淘宝或微信。
比如你刷到一篇“夏季连衣裙测评”,觉得其中一款不错,点进去可能就是商家的乘风广告。你可以直接在笔记下方看到价格、库存,甚至能一键加购。有个母婴品牌用乘风做“笔记 + 私信”联动:用户点赞笔记后,系统会自动发私信推荐同款商品,转化率比普通笔记高 2 倍。
2025年乘风平台重点推广双平台协同策略:通过聚光平台获取高意向流量,再用乘风平台完成转化闭环。行业数据显示各品类ROI范围:美妆1:4-1:8,家居1:10-1:20,食品1:3-1:6。平台要求店铺评分4.5以上,目前主要对电商、美妆、时尚、生活方式类商家开放。
乘风平台的计费方式是“按点击收费”,比千帆多了个“智能起量”功能:你设置好每日预算,系统会在前3小时快速花掉30%预算测试效果,不行就及时调整,避免浪费。多数案例显示,采用双平台协同策略的品牌,其ROI比单一平台投放高30%-80%。
古驰就把乘风玩明白了。他们先在蒲公英找博主发“开箱笔记”,再用聚光追投“搜索人群”,最后用乘风把流量导进官方快闪店。这套组合拳让他们的七夕限定款在小红书卖断货,其中 30% 的订单来自“看完笔记 1 小时内下单”的用户。
四大平台核心差异对比
蒲公英平台:定位内容种草与博主合作,适用于品牌方与内容博主。采用按合作笔记报价的计费方式,无硬性广告标识。2025年实施健康等级(0-100分)与真诚分(内容真实性、粉丝互动质量、商业履约率)双轨制管理,同时要求AI生成内容需标注且人工修改≥50%。平台流量场域覆盖信息流、视频流、搜索流等,优势在于精准匹配博主资源,内容质量可控。使用门槛为专业号认证,适合品牌认知阶段的长期种草需求。
聚光平台:定位一站式广告投放,主要服务具备投放能力的企业客户。采用竞价计费模式,有明确广告标识。2025年新增批量启停计划(支持200+广告组)、移动端数据视图及24小时客服响应功能。核心优势是精准定向与智能投放,支持多种优化目标,流量覆盖全站信息流与搜索流。需企业认证方可使用,适合各阶段的流量补充与精准触达需求。
千帆平台:专注电商营销服务,面向已开店的电商商家。按点击收费,有广告标识。2025年推出电商行为人群定向(浏览/加购/购买分层投放)和直播间ROI目标功能,同时实施0门槛开店与运费补贴政策。特色功能为直播推广与笔记加热,流量覆盖全站场景。需专业号认证并开店,适合电商商家的销售转化需求。
乘风平台:打造电商一体化营销闭环,主要服务电商、美妆等类目商家。按点击收费,无广告标识。2025年重点推广聚光+乘风双平台协同策略,各行业ROI参考范围:美妆1:4-1:8,家居1:10-1:20,食品1:3-1:6。具备智能起量功能,支持内容与电商流量协同。需专业认证并开店(店铺评分4.5以上),适合有强转化需求的成熟商家。
10 万预算怎么分?新老品牌不同打法!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是晕,我们拿 10 万预算举个例子,新品牌和成熟品牌的玩法完全不同。
新品牌冷启动:建议 6 万投蒲公英(找 50 个腰部博主 + 500 个素人),3 万投聚光(追投“同类产品搜索人群”),1 万留着测试千帆的直播推广。重点是先让用户知道“你是谁”,再引导他们搜你的品牌名。
成熟品牌冲销量:可以 2 万蒲公英(头部博主做品牌调性),3 万聚光(大促期间竞价核心关键词),5 万投乘风(直接导店铺转化)。有个美妆品牌用这个比例,双 11 期间小红书店铺 GMV 占全渠道的 40%。
平台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你的阶段目标。想做品牌认知就多靠蒲公英,想冲短期销量就主攻千帆和乘风,聚光则像“万金油”,适合各个阶段补量。
最后给个小提醒:不管用哪个平台,笔记质量永远是王道。有品牌在蒲公英花 20 万找头部博主,结果笔记互动量还不如素人高,就是因为内容太硬广。小红书用户吃的是“真诚分享”那套,你越不像广告,效果反而越好。
现在打开你的小红书后台,看看这四个平台的入口都找到了吗?下次再投广告前,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的用户现在在哪个阶段?(认知、考虑还是决策)我想让他们做什么动作?这个平台的流量场域跟我的目标匹配吗?想清楚这些,你的每一分钱都会花在刀刃上。
原创声明:本文源自新新运营手札实战经验总结,欢迎分享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作者简介:小红书运营探索者,从0到1的实战派,十一年深耕互联网,8年小红书运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