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月中国减持257亿美债,已是今年第四次减持,释放了什么信号?
创始人
2025-09-28 22:49:37
0

我国在7月份再次减持美债,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减持,持仓也再创历史新低。

9月18日,美国公布的7月国际资金流动报告显示,我国在当月减持了25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日本七月则增持美债至1.15万亿美元,仍然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我国第四次减持美债,从2022年4月开始,我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鉴于中美关系变化和外储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趋势,我国的美国国债持仓未来仍然可能进一步下降。

今年我国美债持仓总体呈现“增减持交替、减持为主”的特征。1月份,我国增持了18亿美债,2月增持了235亿美债,3月减持了189亿美债,4月减持82亿美债,5月减持9亿美债,6月则小幅增持了1亿美债,7月份则再次大幅减持257亿美债,

从长期趋势来看,自2022年4月我国美债持仓跌破万亿美元后,减持的步伐就一直在持续。

2022年,我国减持了1732亿美元;2023年减持了508亿美元,2024年减持了573亿美元;到了今年前7个月,已经减持了500亿美元。

换句话说,不出意外今年减持美元也可能会突破千亿。

从历史峰值的1.3万亿降至现在的7307亿,我国美债减持幅度已经超过了40%。

这个比例,应该是非常高了。

为什么减持美债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不能够单一依赖美元了,尤其是在外汇储备上。

而为什么外汇储备又不能够单一依赖美元了呢?这几年的中美关系,其实就是很好的答案。

从特朗普时期开始,随着美国对我国不断的围追堵截,我国对美债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深刻转变。通过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我国正在增强外汇储备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江振龙表示,我国减持美债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特朗普对外加税、对内减税和扩大支出以及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等等,这些都让美元信用严重受损。

当然,这位研究员还有一个事实没有讲,那就是大国竞争。

过去中美蜜月期的时候,买美债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美国乐见我国购买美债,同时我国购买美债,一方面是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汇储备对美元依赖的体现。

这样的局面,应该是双赢的结果。

但特朗普的出现,或者说美国人让特朗普上来对我国加征关税,毫无疑问是打破了这个平衡,当美国开始对华战略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自然不可能还维系过去老一套的对美策略,所以减持美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1.3万亿降到今天的7000亿,这也大体上反映了两国关系之间的变化。如果说我国美债1.3万亿时期是双方蜜月期的巅峰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距离曾经的蜜月巅峰,至少已经差了40%。

有人好就一定有人不好,大国关系其实也比较简单。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还揭露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尽管全球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在不断攀升,但主要债权国正在出现明显的分化。

这其中差异最大的除了我国就是日本。我国是减持,而日本则是增持。日本目前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主”,今年7月增持了38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了1.1514万亿美元,延续了今年以来持续增持的态势。

除了日本之外,英国也大举增持413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899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而我国目前持美国国债的总规模已经降至7307亿美元,这是2008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很多人说,我国从最大的美国“债主”减持幅度超过40%,美债一定会受到影响,美国会大出血;其实还真不是这样。

这几年美债市场反应是相对平稳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4.1%升至目前的4.8%,融资成本明显上升,但市场并未出现剧烈波动。

而且长期国债收益率偏高,说明了市场上的聪明钱反而看好美国经济的未来,所以国债收益率才会增高。

而且随着我国陆续减持美债,日英等西方国则开始跟进购买美债,基本上也形成了互补。

看衰美国是必要的,但说减持美债会对美国造成什么影响,其实真的并不大。更多的,我国减持美债还是以自己的战略考量为核心,至于美国有什么反应,那则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过去十年它的地位的确在不断遭受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为58.9%,比十年前下降了8.3个百分点,去美元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发生,我国的做法也并非是孤例。

俄、印度、巴西等国都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和欧元的资产配置,美元无形之中的地位,也在发生改变。

我国减持美债自然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这种持续性的减持,反映出我国正在主动优化其庞大的外汇储备结构,通过降低对单一资产的过度依赖,我国正在增强外汇储备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当美国用自己的金融霸权将美元武器化的时候,这也必然会让许多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元资产的风险。

所以减持美债,事实上是大势所趋。

美元是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所以我国在减持美债的同时,也在不断增持黄金,黄金作为非信用资产,具有独特的避险属性和价值存储功能,最重要的是黄金不是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如果美国继续要搞对抗和竞争的话,那么未来我国继续减持美债,应该也会成为一个长期动作。

我们不怕事也不惹事,我们不怕竞争,也不畏惧竞争,如果美国真的要一意孤行的话,那么美债的减持,在战略层面所释放的信号就是,过去那个单一依赖美元的时代,它已经过去了。

分散风险,多元化资产配置,才是我国未来资产配置的核心原则。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药明康德还能“超预期”多久? 文 | 氨基观察 成立至今,药明康德已走过25年历程。若以企业成长周期衡量,它已然步入成熟阶段。 ...
上市公司理财策略调整证券公司理... 来源:环球Tech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A股上市公司理财策略发生调整。以往备受青睐的结构性...
原创 3... 31国向中国稀土“宣战”,绞尽脑汁憋出4招,没想到正中中方下怀。美西方国家为何要对中国稀土下重手?为...
酒业进入存量时代,谁来引领变革... 当前,中国酒业正步入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期,这并非简单的周期性波动,而是行业底层逻辑的根本性转变——从...
广发银行行长王凯辞任 9月28日,广发银行发布公告称,广发银行董事会于9月28日收到王凯提交的书面辞呈。 上证报中国证券...
永辉超市郑州七家门店全部完成“...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经过36天的 “胖改” 升级,永辉超市郑州瀚海北金店将在9月30日恢复正常...
上海楼市新政满月:均价820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沪六条”新政满月,上海楼市出现积极信号。 此前8月25日,上海市住建委、市房屋...
京东工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9月28日,港交所网站消息,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
原创 你... 美债热销,中债冷却 今年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上这事儿闹得挺热闹,美国国债那边外资持有量直...
原创 7... 我国在7月份再次减持美债,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减持,持仓也再创历史新低。 9月18日,美国公布的...
万达王健林被限高,知情人士:下...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9月28日,万达...
奋力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本报记者 丁怡婷 国内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1/2和2/3,能源饭碗越端越牢;近5年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
司机办事遇“丁义珍式”窗口,还... 近日,一名货运司机在某短视频平台分享了上海市铁山路28号的海行堆场办事窗口照片,显示该窗口不仅是“丁...
阿里通义7款大模型霸榜全球开源... 9月28日,全球最大 AI 开源社区 Hugging Face 公布了新一期模型榜单。 全球前十开源...
原创 贝... 美国有反制中国稀土的筹码?贝森特没料到,俄罗斯已提前跟中国打好招呼。 日前,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中美...
饮料行业面临结构性分化,东鹏饮... 随着饮料巨头2025年中期成绩单陆续揭晓,饮料行业已经从过去“大家一起涨”的阶段,走向了“有人掉队、...
滕州农商银行延伸服务触角 打造... 大众网记者 武甜莹 枣庄报道 金融服务的温度,往往藏在对特殊群体的贴心考量里。面对老年客户、行动不便...
爱柯迪将进一步完善欧洲产能布局 本报记者 吴奕萱 9月24日下午,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柯迪”)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
瑞士初创突破芯片冷却瓶颈,微流... 今天的人工智能可谓是炙手可热。 这里的热,除了受到资本追捧,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物理意义上的热。 ...
本周超1000亿资金涌进ETF... 一、市场概况 本周市场震荡分化,上证指数以震荡为主,深成指和创业板均创出新高,周五有回落。科创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