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智合冲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创始团队为西安交大“90后”学霸
创始人
2025-09-29 01:37:20
0

【导读】优艾智合冲刺港股IPO,2024年以收入计排名全球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

见习记者 夏天

9月26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通过港交所18C章程在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这意味着,港股市场或即将迎来“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作为工业具身智能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优艾智合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高速增长的营收数据——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80.9%。但另一方面,公司三年累计亏损近7亿元的现状,也揭示了高科技企业在商业化初期的典型挑战。

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排名全球第一

优艾智合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其核心业务可概括为“一脑多态”工业具身智能系统。所谓“一脑”,指高泛化工业具身智能模型MAIC,它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与交互能力。而“多态”则是指基于该模型的多种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

这一技术架构支撑了优艾智合在两大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工业物流和巡检运维。从营收构成来看,工业物流场景贡献了主要收入,2025年上半年占比达61.3%,巡检运维场景则占38.7%。

目前,优艾智合客户已覆盖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池、3C制造、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其客户名单中不乏全球头部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中国主要电网及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优艾智合的解决方案已进入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德国等制造业强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优艾智合在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行业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2.8%。而在中国市场中,公司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7.1%。

更细分看,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2024年全球和中国市场中优艾智合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6.1%和12.0%。

这些数据显示,优艾智合已在特定赛道建立起一定的市场地位。

可预期的是,蓬勃发展的全球机器人产业,或为优艾智合这样的赛道领军者铺就了高增长通道。

招股书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称,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82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3675亿元,间复合年增长率达28.4%。而中国市场的增长前景更为乐观,同期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30.6%。

尚未实现盈利

股东阵容强大

优艾智合的招股书展现了一条高速增长的收入曲线。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7790万元增至1.08亿元,再跃升至2.55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达1.27亿元,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

毛利率同样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22年的11.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8.1%。

优艾智合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业务场景拓展、产品竞争力提升及规模经济效应。

然而,营收高增长背后是持续的亏损。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净亏损2.35亿元、2.6亿元和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6.9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

优艾智合将亏损归因于公司在产品创新、技术提升、扩大生产及拓展客户群等方面的巨大投入。

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63亿元。负债水平也持续高企,截至同一时间点,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15.62亿元,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和赎回负债增加。

尽管尚未实现盈利,优艾智合显著的行业地位和广阔的业务发展前景,依然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投资机构“下注”。

融资历程显示,优艾智合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完成八轮融资。

其中,2020年起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两年内连续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超4亿元。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9月,公司最大股东为西安优艾众合科技合伙企业,持股15.61%,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

其他重要投资方包括海纳华(持股11.51%)、蓝驰创投(持股7.26%)、真格基金(通过真格景源持股4.33%)等。此外,软银亚洲、IDG资本等也进入了公司股东名单。其中,蓝驰创投的联属公司蓝驰实体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投资组合价值超过50亿港元,除了优艾智合,蓝驰实体投资公司还包括理想汽车、青云科技等。

优艾智合创始人张朝辉直接持股8.8%,并与梅雪松、边旭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约30.24%的股份。

西安交大学霸创业

研发实力强大

优艾智合的技术基因深深植根于其创始团队。

公司创始人张朝辉现年33岁,在西安交大读书期间便深耕机器人技术研究,并主导研发了多款机器人原型。2017年,他带领同门创立了优艾智合。创业初期,团队以技术为本,成功打造出全球首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ARIS-V),并一举拿下国际知名企业米其林的百万元订单,奠定了技术落地的基础。

目前,优艾智合核心创始人均来自西安交大:张朝辉系机器人专业在读博士,曾入选福布斯亚洲U30精英榜;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边旭现年32岁,为机械工程博士,擅长机器人系统开发与算法设计;首席科学家梅雪松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形成了“学术大咖+技术精英”的黄金组合。

优艾智合的研发投入堪称大手笔。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2.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44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4.6%,平均工作经验约7.5年,形成了密集的技术人才优势。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年9月22日),优艾智合已拥有217项中国注册专利(含30项发明专利、13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海外专利,另有约130项国内外专利申请,形成了覆盖“多模态环境感知”“高精度全身协同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壁垒。

在招股书中,优艾智合计划将此次上市所募资金用于加强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建设多功能中心、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并寻求产业链相关的战略投资与并购机会等。

全球工业智能化的浪潮仍在涌动,优艾智合能否在资本市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业界正拭目以待。

校对:乔伊

制作:小茉

审核:许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境外机构投资者回购债券迎利好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
“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或将诞... 《科创板日报》9月28日讯(记者 王楚凡)近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艾智合”)...
瘦成皮包骨的王健林,不能坐飞机... 雷达财经出品 文|周慧 编|深海 9月28日,一则关于昔日首富王健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天眼查资...
住房租赁规模层级固化,一线及新... 观点指数 在9月17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规模收入双增 | 2025年9月住房租赁发展报告》中,观...
中秋白酒市场调查:旺季不旺、“... 蓝鲸新闻9月28日讯(记者 朱欣悦)2025 年中秋白酒消费旺季的到来节奏,较往年明显放缓。多位白酒...
【锋行链盟】香港上市孖展阶段核... 在香港上市过程中,孖展(Margin)阶段 是新股公开发售(IPO)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涉及投...
601727,尾盘封板!A股这... 今日(9月25日),A股整体小幅震荡,科技成长股相对活跃,创业板指、科创50均涨逾1%,并都创3年半...
2025-2031全球及中国加... 2025-2031全球及中国加热和冷却天花板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全新修订】:2025...
优艾智合冲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 【导读】优艾智合冲刺港股IPO,2024年以收入计排名全球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 见习记者 夏天 9...
药明康德还能“超预期”多久? 文 | 氨基观察 成立至今,药明康德已走过25年历程。若以企业成长周期衡量,它已然步入成熟阶段。 ...
上市公司理财策略调整证券公司理... 来源:环球Tech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A股上市公司理财策略发生调整。以往备受青睐的结构性...
原创 3... 31国向中国稀土“宣战”,绞尽脑汁憋出4招,没想到正中中方下怀。美西方国家为何要对中国稀土下重手?为...
酒业进入存量时代,谁来引领变革... 当前,中国酒业正步入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期,这并非简单的周期性波动,而是行业底层逻辑的根本性转变——从...
广发银行行长王凯辞任 9月28日,广发银行发布公告称,广发银行董事会于9月28日收到王凯提交的书面辞呈。 上证报中国证券...
永辉超市郑州七家门店全部完成“...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经过36天的 “胖改” 升级,永辉超市郑州瀚海北金店将在9月30日恢复正常...
上海楼市新政满月:均价820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沪六条”新政满月,上海楼市出现积极信号。 此前8月25日,上海市住建委、市房屋...
京东工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9月28日,港交所网站消息,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
原创 你... 美债热销,中债冷却 今年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上这事儿闹得挺热闹,美国国债那边外资持有量直...
原创 7... 我国在7月份再次减持美债,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减持,持仓也再创历史新低。 9月18日,美国公布的...
万达王健林被限高,知情人士:下...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9月28日,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