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吴大爷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长
知识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学习思考,寻找自我。
大家好,我是满肚子鸡汤的吴大爷,一个天天在键盘上敲打心灵,喜欢给人讲知识讲故事的男人。
在90年代的国企大院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领导走进会议室,什么话都没说,台下的空气就变得紧绷起来,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着他的一句话。
老派的领导讲话,不是PPT,也没有KPI表格,只是几句掷地有声的话,就能让团队心里有了方向。
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一个核心问题:一个组织的灵魂,到底来自哪里?是制度?是战略?还是那一群被点燃的“人”?
答案往往出乎意料。
真正的能量,来自人——来自那种能让空气都发生变化的领导力。
而今天我们要聊的“五步组合论”,就是一个更适合中国商业的管理方法论。
它不像西方的教科书那样抽象,而是从“人”开始,延伸到团队、战略、竞争力,最后落到价值创造。
这五步就像是一首节奏分明的交响曲,每一拍都扣在企业的命脉上。
一、领导的气场:空气都能变的力量
在很多人眼里,领导力就是一套管理技巧和方法论,但真正的领导力往往更直观。
一个好的领导走进会议室,不需要说一句话,空气的温度就已经变了。
那是一种气场,也是一种能量。
领导是团队最大的能量释放者,讲话的频率和方式,常常决定了一个团队的士气和方向。
有些老派的国企领导人,讲课时没有PPT,甚至不用小抄,却能让人听得心潮澎湃。
那是因为他们讲话时顺从内心,而不是照本宣科。
一个领导人如果真心实意,往往比任何技巧都有效。
二、五步组合论的核心逻辑
“管理学的起点是人。”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却是很多企业常常忽视的。
五步组合论,正是围绕“人”展开的管理方法:
1.选经理人
2.组建团队
3.发展战略
4.形成市场竞争力
5.价值创造与评价
这五步看似顺序,其实是个循环。人是起点,也是循环的枢纽。
战略再漂亮,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执行到最后也会走样。
三、选人比管人更重要
一个企业强大,不是靠二十六只猫各自为战,而是要像一只老虎,气势磅礴、力量集中。
要做到这一点,选人比管人更重要。
选择经理人,绝不是只看学历或资历,而是看以下十个维度:激情追求、系统思维、学习自省、团队精神、创新能力、高尚品格、果断决策、专业洞察、资源整合和业绩潜力。
这十条看似全面,其实最核心的是“学习自省”与“激情追求”。
没有持续学习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一个人很快就会过时;
没有激情,一个人即便聪明也很难带动团队。
四、战略不是纸面,而是信仰
战略往往被误解为“文件”和“数字”,但真正的战略起点是价值观与信仰。
领导人必须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企业存在的使命是什么?
在世界经济循环、行业周期和企业自身波动中,唯有价值观与信仰能撑住人心。
战略的本质不是“画大饼”,而是找到一条能够在起伏中坚持的路径。
同时战略和执行不是两张皮。
人的选择,就是战略和执行的最大链点。
再完美的战略,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五、市场竞争力:科技与差异化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战略模式——成本优势、差异化、缝隙市场。
至今仍然适用。
但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竞争力更多来自科技与创新。
比如餐饮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口味,还在于数字化能力:供应链、成本管控、会员管理、外卖效率。
这背后都是科技赋能。
华润提出的6S管理体系(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报告、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经理人考核)看似“冰冷”,却正是保障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基石。
六、允许试错:创新的土壤
没有允许试错的文化,就没有真正的创新。
企业家的心态,要悲观看清问题,乐观带领团队找出路。
一个战略性的好产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要经历无数次迭代。
失败不是浪费,而是肥料。
它滋养了团队的经验,最终转化为未来的竞争力。
企业家精神,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容错文化”。
没有惩罚式管理,才会有人敢冒险。
七、价值创造:快乐也是成功
最终,五步组合论要落到“价值创造”。
价值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也包括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对员工的成就感,以及对客户的服务体验。
人生也是如此。
全面自由地发展,享受时间,才是目的。所谓成功,不在于账面数字,而在于是否快乐。
一个企业若能让员工、客户、社会都因它而变得更好,那么它已经完成了价值创造。
结语:五步组合论的本质
五步组合论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流程,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l从人开始,以价值结束;
l从信仰出发,用执行验证;
l从差异竞争,走向科技赋能;
l从容错试错,收获长期主义。
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如何管理人,而是如何让人自愿跟随。
空气因你而改变,团队因你而燃烧,这才是中国商业最稀缺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