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国国际石化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大会以“解码新增长”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领先企业、行业组织及智库的众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科技与能源革命交织演进背景下,石化行业如何立足新阶段、把握新机遇,加快实现高质量增长。
据悉,石化化工是浙江省制造业领域规模第一大支柱产业,2024年规上石化化工行业营业收入达1.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其中,宁波已形成炼油、乙烯为龙头的产业链体系,炼油、乙烯NDI产能均居全国前列,产业规模位居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首位。”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海滨表示,未来,宁波将积极谋划、全力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持续补链、引领强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为壮大绿色石化产业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提到,要攻坚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升级新技术。加快绿色转型,构建低碳发展新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集群发展新空间。锚定一流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力量。深化数智赋能,夯实安全发展新根基。
“今天的大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共谋未来的相聚。石化行业作为支撑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力量,正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在用实际行动探索一条更加开放、协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大会期间,在第三方机构德国莱茵TUV的见证下,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宣布在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学上实现互认,为化工行业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国际衔接、降低核验成本、推动产业链协同降碳树立典范,标志着中外企业在碳管理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曹晓敏)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