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美吉隆坡刚谈妥,美国又变脸,美财长通告全球,将继续针对中国
创始人
2025-10-29 14:47:43
0

2025年10月26日,中美在吉隆坡的经贸谈判刚刚结束,双方的态度都表现得很积极。中国方面称此次磋商“非常有建设性”,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更为直接,称这是“特别成功的框架”,甚至连特朗普也出来表态,说他有信心能达成全面协议。起初,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缓和的信号,但没过几个小时,贝森特却转身对媒体表示,美国不会改变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刚握完的手还没凉透,就来了这么一出,这让人很困惑,到底是谈判取得了成功,还是另有隐情?

所谓的初步共识,实际上并不是哪一方说服了对方,根本上是因为双方经过了几个月的博弈,各自都有难以绕过的问题,最终只能坐下来寻找一个平衡点。特朗普曾威胁过,要在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但贝森特会后立刻改变了口风,说“这项威胁已经解决”。看似是美国态度软化,但其实是美国的实业部门感受到了压力,快顶不住了。

9月底,美国实施的新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将那些被制裁的中国企业的子公司也列入黑名单。这一举措直接让甲骨文、亚马逊等美国巨头炸锅,几十亿美元的货物被卡在海关,中国的合作伙伴也在逐渐将它们从供应链中剔除。而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农民选票,假如中国不再购买美国的大豆,他的选票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次谈判中的共识里,中方同意增加大豆采购,而美方则承诺取消加税。这其实是双方各自作出让步,互换利益,避免亏得太多。

中国这边做出让步,并不是软弱,而是为了争取一些喘息的时间。美国10月14号刚刚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中国也立马反击,开始征收特别港务费。两国的航运企业因此备受折腾,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延长关税暂停期,对于国内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缓解压力的好机会。推迟对稀土的管制,看起来是让步,实际上是给美国留下了一个台阶。中国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的精炼稀土,一旦切断供应,美国的高科技和军工产业都将受到极大影响。所以现在先放一放,既为谈判争取主动权,也避免立即激化矛盾。

正如何立峰所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一句话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情况,双方都不希望经贸战拖成“双输”的局面。刚开始以为会谈结束后局势能缓和,没想到贝森特却立即表示,出口管制措施不会放松,这把美国的真实意图直接揭露了出来。出口管制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筹码,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自2022年以来,针对中国的集成电路管制措施已经更新了四次,从芯片到制造设备,再到人工智能技术,层层加码。美国之所以如此坚持,根本原因在于通过科技手段压制中国,遏制中国的整体发展。这才是美国的核心战略。而中国商务部也在9月启动了反歧视调查,认为这些措施带有明显的“歧视性限制”,但美方显然不打算放松对中国的科技打压。

表面上看,船舶收费、关税这些是表面的问题,真正美国想要卡的,是中国的技术脖子。贝森特敢在会后立即翻脸,显然是精确算计过的。他知道,在经贸合作上可以适当让步,但在科技打压上绝对不能后退。美国内部的派系也在此时显现出分歧,贝森特代表的财政部门更关心美国实业的利益,所以需要跟中国谈合作。但五角大楼、商务部的强硬派却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感到不安,坚决反对放松管制。此前的穿透性规则,明明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却迟迟没有取消,原因就在于这些强硬派的影响力。

“谈完就翻脸”实际上是美国的两面策略,一方面告诉务实派“框架已经达成”,另一方面对强硬派表示“管制依旧没有放松”。特朗普也擅长这种手法,一边对中国说要见面,一边指示贸易代表办公室进行301条款调查,为自己留下了翻脸的余地。

美国的这种双重标准非常明显:中国愿意推迟稀土管制,美国却不肯松动出口管制。中国愿意购买美国的大豆,美国欢迎,可是中国要芯片,美国就封杀。贝森特嘴上说“平等尊重”,实际上做的却是“我要的你得给,你要的我不给”。这种挑挑拣拣的合作方式,根本是霸权逻辑,只允许美国占便宜,压制中国的发展。

事实上,中美这种边谈边打的博弈模式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了。从5月日内瓦会谈的90天关税休战,到9月美国推出新的穿透性规则,再到10月吉隆坡达成的共识,几乎每一次谈判结束后,都伴随着新的冲突爆发。这些停不下来的博弈,根本原因是两国之间根本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美国希望中国继续作为“低端加工厂”,赚点辛苦钱,而中国则希望升级产业,走向高科技,这两者的愿景根本是不可调和的。

中国人民大学李巍教授直言,虽然元首见面可以暂时缓和气氛,但双方的分歧很快会重新浮现。贸易问题只是表面,真正的较量在于科技和产业。两国刻意避免将关系彻底搞僵,因为美国不敢把中国逼得太狠,毕竟中国是美国很多实业的“最大市场”,一旦断裂,美国企业也会受到重创。中国也不愿意和美国硬刚,毕竟出口管制已经影响了几千家中国企业,争取时间推动自主创新才是关键。

因此,关税可以暂停,稀土管制可以推迟,但芯片管制和反制调查却一点也没有停止。看来,美国想通过出口管制卡住中国的脖子,恐怕打错了算盘。中国企业正在加速自主创新,中芯国际的芯片量产、华为的技术突破,都在一点点打破美国的封锁。而美国企业也开始抗议,因为他们不愿放弃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吉隆坡达成的共识,实际上是“边谈边打”的新一轮开始。未来的博弈还会继续,但可以明确的是,合作才能共赢,而单纯的霸权逻辑终究撑不了多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媒研究报告披露:与美国达成的...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倩】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经济研究结果显示,美国与东南亚四国最新达成的贸易协议...
白酒行业专家宋书玉赋能中国国际... 【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2025年10月17日,武汉...
苹果供应商思佳讯与科沃达成协议...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29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芯片企业思佳讯解决方案(Skyworks ...
华帝股份三季报:多维革新铸就高... 在厨电行业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华帝股份(002035.SZ)主动升维,坚持推进高端化转型。2025年前...
银协携手 精准对接破融资难题—... 2025年10月28日下午,以“银协携手筑桥梁,合作共赢启新篇”为主题的银企融资对接会在邮储银行美兰...
“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重点任务...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中国证券报》29日刊发文章《“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重点任务划定》。文章称...
微软CEO纳德拉:我们游戏业务...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微软 CEO 萨蒂亚・纳德拉今天接受 TBPN 节目采访,谈及公司...
市说新语丨茅台遇冷、拉布布爆火... 茅台集团频繁换帅、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与拉布布等新消费爆火的现象,预示着新消费时代正在到来。 ■夏金彪 ...
原创 2... 内容提要 2025年9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投平稳,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环比小幅上升;美元指数触底反弹,...
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9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物流运行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价值驱动:优企派系统开发的核心... 在数字化转型的深化阶段,系统开发已从 “技术实现工具” 升级为 “业务价值载体”。一个成功的系统,不...
先导智能:10月28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8日,先导智能(300450)融资买入7.32亿元,融资偿还8.83亿元,融资...
外卖员送起iPhone手机,屈...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即时零售的生意抢到了“双十一”的地盘上。 10月24日,电商平台的“双十一”首轮...
沪指重回4000点上方,A50...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沪指重返4000点,全市场半日成交额超1.4万亿元,较上日放量747亿元。...
金鹰添瑞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 ... 1 公告基本信息 ■ 注:本次分红方案是指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每十份基金份额发放红利0.054元、C类...
商务部等5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 10月29日,据商务部官网消息,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印发《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交通运输部:前三季交通固定资产...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稳的态势巩固延续、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呈现出总...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经济增...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创造力99强(EVA Top 99)报告由清华...
原创 重... 目前,欧洲的车企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切断了向欧洲供应汽车所需半导体零部件的渠道。...
巨灾风险如何不“爆表”?保险公... 记者 姜鑫 2025年10月28日下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有关保险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