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栗鹏菲 叶青 北京报道
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招华信通一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近日完成注册,出资额2.01亿元。该基金出资结构显示,茅台招华(贵州)产业发展基金出资2亿元,占比99.5%;招商金葵资本出资100万元,负责基金运营管理。
这是继2023年8月茅台设立两只产业基金后,在股权投资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基金选址深圳,体现了茅台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环境的关注。
产业掏腰包,专业来操盘
从基金架构看,该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形式,产业资本作为有限合伙人承担出资主要部分,专业机构作为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运作。这种安排既保持了产业方在投资方向上的影响力,也发挥了专业机构的管理专长。
在私募基金运作中,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投资决策实施和日常运营。招商金葵资本作为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投资管理平台,具备股权投资管理经验。而茅台方面通过产业基金参与,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参与投资决策。
“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各自优势的互补。”北京某私募股权基金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产业资本对相关产业链有较深理解,在判断技术路径和市场前景方面具有信息优势;专业投资机构则擅长交易结构设计和风险管理。两者的结合,理论上可以提升投资效率。
然而,针对该基金未来将聚焦哪些赛道或细分领域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发送采访函至茅台招华(贵州)产业发展基金,截至发稿,未得到正面回应。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8月2日,茅台一天之内同时设立了两只产业基金——茅台金石基金和茅台招华基金。合伙人信息显示,茅台金石基金由贵州茅台、中信证券旗下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茅台(贵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而茅台招华基金则选择了招商局资本作为合作伙伴。
投资“三步走”路径解析
某投行产业投资部门分析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茅台基金的投资历程可明确划分为三个逐步递进的阶段。
在早期探索阶段,茅台基金的投资布局主要聚焦于消费赛道,其中对李子园的投资是其经典案例。这一战略选择与茅台母公司的业务背景高度契合,依托母公司在消费领域的深厚根基与资源优势,茅台基金在消费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投资成果。
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环境的演变,茅台基金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将目光投向科技与产业融合领域。在此阶段,茅台基金积极参与了京东物流的港股IPO项目,该投资动作显示,茅台基金已开始关注现代物流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并通过资本方式参与这一进程。
步入2024年,茅台基金的投资触角进一步向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延伸,开启了投资策略的第三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茅台基金参与面壁智能的融资,标志着其正式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端侧大模型这一前沿赛道。
据上述分析员分析,企业通过产业基金进行股权投资,通常考虑多方面因素,既包括通过多元化投资获取财务回报的可能性,也涉及通过投资接触新兴行业、把握创新动态的考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发现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的机会。
股权投资追着科技企业跑?
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股权投资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特定作用。政策层面持续引导资本关注科技领域,持续推出政策举措引导私募股权基金专注科技领域投资。股权投资已成为培育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核心金融支撑力量。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性高、回报潜力大,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潜在可观收益。”前述某投行产业投资部门分析员认为,从市场环境看,在当前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机构资金大举涌入私募股权基金,也是金融机构丰富资产配置、提升投资收益的理性选择。
他同时强调,产业资本的投资周期通常更长,这使其能够更好地支持需要长期培育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种耐心资本的特质,正好契合了科技创新项目的发展规律。
“从茅台系列基金的投资策略来看,其重点布局科技创新领域的意图明显。深圳作为中国的‘硅谷’,拥有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这或许是茅台选择在此设立基金的重要原因。”某投行产业投资部门分析员认为。
北京某私募股权基金工作人员则建议投资者:“决定茅台的核心价值,是飞天茅台能不能卖得好、价格稳不稳、品质、产能等问题。像基金这种主业之外的投资动作,属于‘锦上添花’的故事,听听就好,不能作为我们投资决策的核心依据。”